时间: 2025-05-09 00: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1:37
道隐身披布素,心慈口远肥甘。
逍遥物外住云庵。昔日作为岂敢。
伶俐番成懵懂,惺惺变作憨憨。
段公休说不悭贪。广占云烟似。
隐居的人身披素衣,心地宽厚,口味清淡而不贪求。
他悠然自得地住在云间的小庵堂,回想往日所作所为,怎敢自夸?
聪明人变得懵懂,昔日的知音如今变得憨厚。
段公你说过不贪恋财富,仿佛在广阔的云烟中占有一切。
马钰,元代诗人,擅长道教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借赠友人段知一之际,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看淡。
此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开篇以“道隐身披布素”引入,强调隐士的朴素与高洁,表现出一种对物欲的拒绝。在对“心慈口远”的描述中,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善良与恬淡,突显出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念。接下来的“逍遥物外住云庵”进一步强化了隐士的悠然自得,仿佛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令人向往。
“昔日作为岂敢”一句,诗人反思过去,表明对自我行为的谦卑态度,似乎在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后面的“伶俐番成懵懂,惺惺变作憨憨”,则表达了人生的变化与无常,聪明的人往往在复杂的社会中变得无知,反而失去了自我。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对世态人情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段公休说不悭贪”一句,诗人引用段知一的言论,强调对世俗财富的淡泊,意在传递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与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对名利的看淡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充满了道家哲学的智慧。
这些意象在文化上寓意深远,反映了道教追求的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段公”指的是谁?
“逍遥物外住云庵”中“云庵”象征什么?
诗人对过去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