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西京》

时间: 2025-04-25 22:47:56

诗句

西京千古帝王宫,无限名园水竹中。

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7:56

原文展示:

西京千古帝王宫,无限名园水竹中。
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京这座历代帝王居住的宫殿,周围环境优美,水竹环绕。然而,诗人感到遗憾,因为没有在桃李盛开的日子来到这里,现在正值秋风萧瑟,满城红树更显得凄凉。

注释:

  • 西京:古代对西安的称呼,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 千古:形容历史悠久。
  • 帝王宫:指皇宫,历代帝王的居所。
  • 名园:著名的园林。
  • 水竹:水边生长的竹子,象征清幽环境。
  • 桃李日: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日子,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繁荣。
  • 满城红树:指秋天红叶满城,景象美丽却又带有一丝凄凉。
  • 秋风:代表季节的变迁,带来一丝凉意和思考。

典故解析:

  • 桃李: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和人际交往的快乐。古人常用桃李来象征春天的繁华。
  • 西京:诗中提及的西京(西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都城,诗人通过描绘其古老的帝王宫殿,传达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诗词创作见长。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穆修游览西京时,因游历古都而生感慨。西京作为历代王朝的都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诗人因未能在春日盛景时来到此地而感到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过西京》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西京的古老与壮丽,与诗人心中的惋惜情感相交织,形成鲜明对比。开篇“西京千古帝王宫”直接引入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沉淀。接着“无限名园水竹中”则描绘了西京的自然美景,水竹的清幽为整个诗歌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气氛。

而后两句“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他对未能在春日桃李盛开时光临此地的遗憾。在秋风中,红树的映衬更显得孤独和凄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古都的辉煌与个人情感的失落,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京千古帝王宫:描绘了西京的历史地位,强调其作为帝王之地的威严与古老。
  2. 无限名园水竹中:描写了西京周围的自然环境,突显其美丽。
  3. 来恨不逢桃李日:表达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
  4. 满城红树正秋风: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心情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古帝王宫”与“无限名园水竹中”,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桃李的盛开比作美好时光,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意象:如“红树”“秋风”营造出一种季节变化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西京古都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京: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 桃李:春天与繁荣的象征。
  • 红树:秋天的象征,寓意时光的流逝与凋零。
  • 秋风:带来思考与感伤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西安
    C. 南京
    D. 洛阳

  2. 诗中提到“桃李日”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D. 夏天

  3. “满城红树正秋风”中,红树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繁华
    B. 凋零与孤独
    C. 春天的美好
    D. 夏日的热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津口》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过西京》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穆修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鹰诗 月夜观星诗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 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二 春江花月夜二首 失题 饮马长城窟行 纪辽东二首 秋兴 次江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挥翰临池 消患未形 单人旁的字 星开头的成语 包含常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天津市 河鱼天雁 釒字旁的字 年晩生 宋画吴冶 鸿篇巨制 阑单 缘薄分浅 包含矛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老马识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