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00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原文展示:
江墅幽居好,当门看水田。
凫鸥闲夕照,秔稻秀原烟。
野屐无完齿,山衣有败肩。
遥闻双阙下,箫鼓乐丰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幽静的住所,门前可以看到一片水田。黄鸭和海鸥在傍晚的阳光下悠闲地游荡,稻田的烟雾轻轻笼罩着丰美的原野。我的草鞋已经没有完整的齿轮,山野的衣服上也有些破损。我远远听到双阙之下传来的箫声和鼓声,仿佛在庆祝丰收的好年景。
注释:
- 江墅: 指的是江边的居所。
- 凫鸥: 指的是鸭子和海鸥。
- 闲夕照: 形容傍晚的阳光照射,显得悠闲。
- 秔稻: 指的是稻谷,表明丰收的景象。
- 野屐: 指的是田间穿的草鞋。
- 山衣: 指的是山野的衣服,通常由粗布制成。
- 双阙: 指的是有两个阙的建筑,可能是指寺庙或宫殿。
- 箫鼓乐丰年: 描述丰收的年景,乐器声响起,象征着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宋代诗人,生平和主要作品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格。
创作背景:
诗作于一个宁静的江边居所,作者在这里体验到了自然的美好与田园的恬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边的田园生活,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大自然的深情。开头两句,“江墅幽居好,当门看水田”,就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描绘了一个安静美好的居住环境,给人以温馨和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凫鸥闲夕照,秔稻秀原烟”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将傍晚的景色呈现出来,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好。最后两句“遥闻双阙下,箫鼓乐丰年”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丰收的喜悦与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墅幽居好: 表达了诗人对江边住所的喜爱,突出其幽静的特点。
- 当门看水田: 描绘出门前的美丽景象,水田的存在使得环境更加生动。
- 凫鸥闲夕照: 通过凫鸥的悠闲状态,反映出宁静的傍晚气氛。
- 秔稻秀原烟: 稻田的丰美与烟雾的缭绕,增添了自然的诗意。
- 野屐无完齿: 表达了诗人对田野生活的真实体验,草鞋的破旧象征着朴素的生活。
- 山衣有败肩: 山野的衣服破损,进一步强调了简朴的生活状态。
- 遥闻双阙下: 向远方的建筑发出声音,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
- 箫鼓乐丰年: 最后以音乐与丰收相结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箫鼓乐丰年”中,乐器的声音象征着丰收的喜庆。
- 意象: “凫鸥”、“水田”、“夕照”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自然和谐的画面。
- 对仗: 在结构上,诗歌的对仗使得内容更加丰富,节奏感增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丰收的感恩。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 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源泉。
- 水田: 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凫鸥: 代表了自然生灵的悠闲与恬静。
- 箫鼓: 象征着节庆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田是哪个动物的栖息地?
-
诗人对江边幽居的态度是?
-
“遥闻双阙下”中的双阙指的是?
答案:
- A. 鸭子
- B. 喜爱
- B. 两个建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穆修的作品均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的思想,而穆修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美与丰收的喜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