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14
翠岭游仙梦破,暖香残酒醒时。
子规啼月下花枝。日涌山光照市。
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
凄凄芳草路无泥。脉脉归心似醉。
在翠绿的山岭上,梦中的游仙已经破灭,
温暖的香气伴随残存的酒意让我醒来。
子规鸟在月下的花枝上啼叫,
阳光照耀着繁华的市镇,山光日益明亮。
柳枝轻拂我的眉间,黛色如烟,
桃花的色彩均匀如同脸上的胭脂。
幽幽芳草的路上没有泥泞,
我心中对归家的思念如醉般朦胧。
“子规啼月下花枝”中的子规,常常与思乡之情相联系,古人常用其啼叫来表达离别的哀愁。此处诗中提到的月光和花枝,增添了诗的意境,暗示着孤独与思念。
本诗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无法考证,但可以推测为宋代的诗人。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创作非常活跃,尤以抒情诗著称。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惬意而又略显孤独的心境下所作。诗中情感交织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故乡的思念。
《西江月·翠岭游仙梦破》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描绘了诗人梦醒时分的感受。开篇的“翠岭游仙梦破”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梦与现实的交错,山岭的翠绿仿佛是梦境的延续,而梦破之后的清醒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失落。诗中通过五光十色的自然景色,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词中通过“子规啼月下花枝”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情感结合,子规的啼叫不仅是春天的声音,更是思乡情怀的寄托。月下的花枝,显得分外清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动,柳与桃的意象,常常与柔美的女子相联系,进一步加深了词中的感性气息。
整首词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情感层次丰富,归心似醉的表达,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在享受着美丽的风景,却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首词更具深度与韵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子规”是什么鸟?
“柳拂眉间黛色”中“黛色”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