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4:03
登女郎台
穆修 〔宋代〕
台前流水眼波明,
台上闲云鬓叶轻。
莫把姑苏远相比,
不曾亡国祇倾城。
在女郎台前,流动的水面闪烁着明亮的波光;
在台上,闲适的白云轻轻拂动着鬓发和叶子。
不要把远方的姑苏与此地相提并论,
这里并没有亡国的悲剧,只是倾城的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姑苏”提及了古代美丽的城市,暗指江南的繁华;“亡国”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许多失落的王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作者介绍:
穆修,字元恺,号东峰,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常常透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女郎台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繁华与历史的思考。
《登女郎台》的意境清新,画面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受。诗的开头“台前流水眼波明”,用生动的视觉形象描绘了水面的光亮,给人以清澈明亮的感觉,而“台上闲云鬓叶轻”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优雅,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情感的对比,诗人以“莫把姑苏远相比”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不应将眼前的美景与遥远的历史悲剧相提并论。最后一句“不曾亡国祇倾城”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明在美丽的表象下,历史的阴影依然存在。整首诗在轻松的表述中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惋惜与对现实的珍视,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珍惜与对历史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流水眼波明”中的“明”字是指什么?
A. 明亮的水面
B. 明亮的天空
C. 明亮的心情
诗人提到的“姑苏”是指哪个地方?
A. 南京
B. 苏州
C. 北京
诗中提到的“亡国”是指:
A. 历史的悲剧
B. 个人的失落
C. 自然的变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均展现了自然之美,但《登女郎台》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而《鹿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