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28
侨寓穷沧海,心栖快阁间。
烟云浮四座,几席对千山。
阑槛何由见,神明怅未还。
兴崇应有待,高躅付谁攀。
在遥远的海边我暂时居住,心灵安放在这快阁之中。
烟雾和云彩环绕着四周,几张桌子对着千山万水。
栏杆外的景致难以看见,神明的感悟似乎还没有回来。
兴致高昂的事情应该有待于时日来临,但又该把这份追求托付给谁呢?
范正国,字景仁,号友山,南宋诗人,曾任职于官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范正国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重经快阁》创作于作者隐居之时,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在诗中得以体现。诗人在快阁中静思,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矛盾,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重经快阁》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思考。首句“侨寓穷沧海”,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远离尘嚣的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对外界的逃避,也是对内心的探索。接下来的“心栖快阁间”,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宁,快阁成为了心灵的栖息之地。
“烟云浮四座,几席对千山”描绘了自然的壮丽,四周的烟云与千山相对,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距离,正如“阑槛何由见”,栏杆外的景致让人难以看清,隐喻着对于理想的渴望却又难以触及。
最后两句“兴崇应有待,高躅付谁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无奈。理想的实现需要时间,但在这段时间里,追求的方向与对象又是模糊不清的,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索。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与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归宿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反映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中“快阁”主要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精神的栖息地
C. 自然景观
D. 社交场所
诗人对未来的追求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与无奈
B. 完全的满足
C. 无所谓的态度
D. 恐惧与逃避
“阑槛何由见”中的“阑槛”代表什么?
A. 具体的栏杆
B. 障碍与距离
C. 美好的回忆
D. 诗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