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琼岛春云》

时间: 2025-05-02 20:49:04

诗句

蓬海分明在眼中,暖云高捧玉芙蓉。

春阴欲下清虚殿,朝彩先浮最上峰。

瑶管声中迷去鹤,金根影里护双龙。

夜来雨过知多少,试向东郊问老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04

原文展示:

蓬海分明在眼中,
暖云高捧玉芙蓉。
春阴欲下清虚殿,
朝彩先浮最上峰。
瑶管声中迷去鹤,
金根影里护双龙。
夜来雨过知多少,
试向东郊问老农。

白话文翻译:

在眼前清晰可见的是蓬勃的海洋,
温暖的云彩高高托起如玉的芙蓉花。
春天的阴云似乎要降临清虚的殿宇,
晨曦的色彩首先映照在最高的山峰上。
在瑶管的乐声中,迷失的仙鹤飞去,
金色的根影中,守护着双龙的身影。
昨夜的雨过了,不知有多少,
不妨到东郊去问问老农。

注释:

  • 蓬海:指广阔的海洋,诗人以此比喻春天的景象。
  • 玉芙蓉:形容花朵洁白如玉的芙蓉花,寓意美丽和高雅。
  • 春阴:春天的阴云,代表春天的变化。
  • 清虚殿:指的是空灵、清净的殿宇,象征着高洁的境界。
  • 瑶管:一种乐器,象征着优美的音乐。
  • 金根:指金色的植物根部,寓意富饶和生命力。
  • 双龙:象征着神秘和尊贵的生物,通常代表吉祥。
  • 东郊:指东方的郊外,诗人想通过老农了解春雨的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铎,明代诗人,字子贞,号云洲,江苏人。他以诗词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怀。谢铎的诗歌多以写景抒怀为主,注意从自然中提炼出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琼岛春云》创作于春季,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云彩、花朵和雨水,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琼岛春云》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清新的意象,将春日的美好展现在读者面前。首联“蓬海分明在眼中,暖云高捧玉芙蓉”描绘了春天明亮的海洋和温暖的云彩,给人以既广阔又温馨的感觉。诗中“春阴欲下清虚殿”展现了春天的变幻无常,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后两联则通过瑶管的乐声和双龙的影子,传达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人间仙境。最后一句“试向东郊问老农”则引导读者回到现实,诗人与自然的对话使得整首诗既有理想的追求,又不失生活的真实。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蓬海分明在眼中”:描绘春天清晰可见的海洋,表达了春天的生机。
    • “暖云高捧玉芙蓉”:温暖的云彩仿佛托起了美丽的芙蓉花,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美丽。
    • “春阴欲下清虚殿”:春天的阴云似乎要降临,给人一种悬念感。
    • “朝彩先浮最上峰”:晨曦的色彩首先映照在高峰,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瑶管声中迷去鹤”:优美的乐声中,仙鹤飞去,表现出一种飘逸的境界。
    • “金根影里护双龙”:金色的根影中,双龙相伴,象征着吉祥和神秘。
    • “夜来雨过知多少”:昨夜的雨水,不知有多少,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关注。
    • “试向东郊问老农”:建议去询问老农,拉近了诗人与现实的距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托起芙蓉的手,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春阴似乎要降临,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瑶管声中迷去鹤,金根影里护双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 海洋:象征着广阔与自由,春天的生机。
  • 暖云:温暖与希望,春天的气息。
  • 玉芙蓉:美丽与高雅,春天的花朵。
  • 春阴:变化与不确定性,春天的气候。
  • 瑶管:音乐与艺术,春天的文化氛围。
  • 双龙:吉祥与神秘,象征着春天的神话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玉芙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山
    D. 一种动物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春阴欲下清虚殿”,这里的“春阴”指的是___

  3. 判断题
    诗中“夜来雨过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对昨夜雨水量的好奇。 (对/错)

答案

  1. B
  2. 春天的阴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生机。
  • 杜甫的《春望》:反映春日的感受与社会现实。

诗词对比

  • 比较谢铎的《琼岛春云》和李白的《庐山谣》,前者侧重春天的自然景象,后者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两者在意境上都有春天的美好,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谢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隔浦莲近 斗百花·闰花朝 斗百花(汶妓褚延娘) 斗百花 斗百花月夜残荷 斗百花 老友槃公院中二月榴开,属为赋之 斗百花 闰花朝 斗百花 其一 亦名夏州 斗百花·闰花朝 斗百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南天竺 辛字旁的字 长虑却顾 妻儿老少 屮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客途 比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包含渝的成语 敷衍门面 前功皆弃 南竹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矫厉 县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