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5:16
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
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薄。
狐媚言语巧,鸟妖声音恶。
凭此为巢穴,往来互栖托。
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
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为长社坛下,无人敢芟斫。
几度野火来,风回烧不著。
这是一种名叫杜梨的树木,阴森地覆盖着山丘和沟壑。虽然树心已经被虫蛀得空空荡荡、腐朽不堪,但根部却依然扎得很深,树干却显得细弱。狐狸以花言巧语诱惑,鸟儿的叫声令人厌恶。它们把这里当作巢穴,互相栖息着。周围有四五棵树,枝叶交错在一起。我想问,这样的环境为何能生存,原来是因为秋风吹落了果实。在长社坛的下面,没有人敢来砍伐。即便经历过几次野火,风一吹反而又烧不着。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其作品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之中,反映了他对生命和生存状态的关注,也可能是在描写特定的环境景象,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首诗以杜梨树为主线,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诗中杜梨树的阴森形象映射出一种孤独与被遗弃的感觉,树心已经腐朽,但根基却依旧扎得很深,这正是生命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的象征。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狐媚”与“鸟妖”来形容周围环境的复杂与险恶,暗示了在美丽表象下隐藏的险恶之处。
“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一句,表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思索。秋风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结束,而“无人敢芟斫”的情景则似乎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即便经历了野火的侵袭,杜梨树依然存活,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顽强与脆弱,表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传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梨树的状态如何?
A. 茂盛
B. 腐朽
C. 繁花似锦
D. 枯萎
诗中提到狐狸和鸟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A. 优美动听
B. 惹人厌恶
C. 悲伤哀怨
D. 清脆悦耳
诗中提到“无人敢芟斫”,这反映了什么?
A. 人对生命的漠视
B. 对树木的保护
C. 砍伐树木的普遍性
D. 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