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8: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8:33:55
柳暗柴门,苔深竹径,芍药初红。
羡烟霞高卧,结庐水曲,鹿麋为伴,避世墙东。
女子知名,儿童拍手,笑指韩康药满笼。
吾何幸,向绳床井灶,正日相从。
朝来睡起初慵,恰神女飞来第几峰。
看博山炉底,双眠翡翠,绿纱窗外,并蒂芙蓉。
我辈钟情,温柔堪老,鹤似精神玉似容。
催妆赋,校陈琳檄草,立愈头风。
在柳树阴暗的柴门旁,竹径上长满了青苔,鲜红的芍药正初次绽放。我羡慕那在烟霞中高卧的闲人,愿在水曲旁建一座小屋,与鹿和麋鹿为伴,远离世俗的墙壁。听说那个女子名声在外,孩子们拍着手,笑着指着装满韩康药的笼子。我真是幸运,能在这绳床、井边、灶旁的日子里,悠然自得。今天早晨刚起床,感觉有些懒散,恰好看到神女从哪座山峰飞来。我看着博山炉底,双双睡眠的翡翠,窗外绿纱的映衬下,并蒂的芙蓉花美丽动人。我们这一辈人的情感,温柔而可久,像鹤一样神清气爽,像玉一样温润。催促妆容的赋诗,像在校勘陈琳的檄草,正好应对头上的风。
《沁园春三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人情的温暖。开篇以“柳暗柴门,苔深竹径,芍药初红”引入,描绘了一个幽静、恬淡的环境,营造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诗人在此处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表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
接着,诗人羡慕那些高卧于烟霞中的闲人,渴望与鹿、麋为伴,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避让。在描写儿童与女子的场景时,展现了生活中的乐趣与生机。儿童的笑声与女子的知名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最后,诗人通过“我辈钟情,温柔堪老,鹤似精神玉似容”表达出一种对情感的珍惜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浸透着温柔的情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展开,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传达了深厚的哲理思考与对人情温暖的珍视。
答案:1-B,2-B,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