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5 06:3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6:30:04
肠断江城敛暮烟,一声清笛短亭前。
扬舲共喜风初转,戏彩当期月正圆。
水落双溪和石出,霜余叠嶂与云连。
令人暗想昭亭路,屈指归来又四年。
这首诗描绘了在江城的黄昏,笛声悠扬,令人心碎。随着船只的轻摇,大家欢喜地迎接初起的微风,正值圆月之时。水位下降,溪水和石头显露出来,霜气弥漫,层峦叠嶂与云彩相连。让人不禁想起那条昭亭路,指头一算,已过去四年了。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
本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月圆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江城的晚景与月色,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节的特有氛围。开篇的“肠断江城敛暮烟”便设定了诗的基调,悲伤而又美丽,点明了诗人在节日中对故乡的思念。笛声在短亭前响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扬舲共喜风初转”,展现了时节的变化与欢愉,显示了人们在月夜下的快乐与团聚。
“水落双溪和石出,霜余叠嶂与云连”这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中秋的意境,水位下降,石头显露,白霜覆盖在山峦之上,与云彩相连,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在这种美景之中,诗人不禁想起昭亭路,流露出对往昔光阴的怀念与惆怅,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似乎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兼具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重阳节
“肠断”一词表达了何种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扬舲”指的是哪种活动?
A. 走路
B. 划船
C. 跳舞
D. 读书
对比王之道的《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之道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哲理的思考。两者风格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中秋的深刻理解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