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22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
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
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
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
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
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
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
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松陵的秋天已经渐渐老去,正值柳岸的田庄,酿酒的酒醅刚刚成熟。
鲈鱼的生鱼片和莼菜的羹汤,万里水天相连。
小舟在浩瀚的水面上漂荡,像一片落叶被晚潮吞没。
青色的箬笠下,西塞山前,重新谱写着新的曲调。
来往的游人似乎永远都不够,细雨斜风中,又有谁会拘束?
陶渊明的中年生活,何必再需要乐器的伴奏?
鸱夷的千古情怀,算起来比我手中的酒更快。
最美的,莫过于千点云峰,和那半篙清澈的绿水。
叶梦得(1077-1148),字景山,号惭愧,晚号松江,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应天长·松陵秋已老》创作于叶梦得的中年时期,诗人在经历了一些人生困扰后,选择回归自然,寄情山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
叶梦得在《应天长·松陵秋已老》中,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松陵,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丰收的喜悦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的“松陵秋已老”,通过“秋已老”传达出时间的流逝,接着描绘田家的景象和酒醅的成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丰盈。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描述了鲈鱼和莼菜的美味,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大自然的感激。后面的“扁舟凌浩渺”,通过小舟的漂荡,表现出人生的漂泊与追寻,诗人在静谧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
最后,诗人提到陶渊明,意在表达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陶渊明的“中年”象征着一种成熟的智慧和洒脱的心境。整首诗在平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松陵秋景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超然的境界。
《应天长·松陵秋已老》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酒醅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箬笠”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