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2 14:54:31

诗句

草草一年真过梦,此生不恨萍浮。

且令从事到青州。

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

援琴欲写竹间流。

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31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草草一年真过梦,此生不恨萍浮。
且令从事到青州。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
援琴欲写竹间流。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年匆匆而过,仿佛只是一场梦;
我这一生不怨恨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就让我随意地去青州游玩,
已经能从辟谷中获得安慰,何必再谈封留之事?
那明月仍在寻找当初的约定,
而老友之间的情谊又怎能比得上三秋的时光?
我想借琴声写下竹间的流淌,
可是这声音又有谁能听懂呢?
我独自站在仲宣楼上,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草草:匆匆、马虎的意思。
  • 萍浮:指浮萍,形容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 辟谷:指一种修行方式,通过不食谷物来达到养生或觉悟的目的。
  • 好月:美好的月亮,指美好的时光或约定。
  • 当日约:指曾经的约定或情谊。
  • 何啻三秋:意为相比于三秋的时光,友谊更为珍贵。
  • 援琴:拿起琴来弹奏。
  • 仲宣楼:仲宣是楼名,指代一种情感的抒发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子美,号履冰,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友谊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叶梦得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不断深化,使得这首词充满了哲理性与抒情性。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词作。整首词在轻盈的笔触中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悟和对友谊的无尽眷恋。开头便以“草草一年真过梦”引入,带着一丝惆怅,仿佛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留下的只有一场梦。诗人对“萍浮”的不恨,显示了一种豁达的心态,人生如浮萍,漂泊无定,何必在意?

接着,词人提到“从事到青州”,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青州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在此基础上,词人又提及“辟谷”,暗示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似乎不再执着于名利,反而向往一种更为纯粹的生活。

“好月尚寻当日约”一句,抒发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谊的珍贵与永恒。接下来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故人何啻三秋”表达了友谊的深厚。而最后两句“援琴欲写竹间流”,则是对情感的寄托,琴声在竹林间流淌,似乎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在情感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也有对友谊的深情回望,展现了叶梦得对人生的感悟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清新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构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草一年真过梦:这一年匆匆而过,生活似梦。
  2. 此生不恨萍浮:对漂泊的生活态度持接纳态度。
  3. 且令从事到青州:想要随意游玩,放下烦恼。
  4. 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已能满足于简朴的生活,何必再谈留恋。
  5. 好月尚寻当日约:美好的月亮还在追寻昔日的约定。
  6. 故人何啻三秋:老友之间的情谊不亚于三秋的时光。
  7. 援琴欲写竹间流:想借琴声表达心中的情感。
  8. 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此情此景,只有我独自体会。

修辞手法:

  • 比喻:“一年真过梦”将时间的流逝比作梦境,增添了时间的虚幻感。
  • 拟人:“好月尚寻当日约”,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对仗上处理得当,如“援琴欲写竹间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友谊的珍重与怀念,展现了叶梦得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美好时光与约定。
  • 萍浮:象征着漂泊与不确定的生活状态。
  • 琴声:象征着内心的情感表达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仲宣楼:象征着思考与抒情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草草一年真过梦”中“草草”的意思是?

    • A. 匆匆
    • B. 细致
    • C. 幸福
    • D. 忧伤
  2. “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中“辟谷”指的是?

    • A. 吃谷物
    • B. 修行养生
    • C. 旅行游玩
    • D. 学习知识
  3. 诗中提到的“好月尚寻当日约”表达的情感是?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往昔的怀念
    • C. 对朋友的恨意
    • D. 对生活的不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人生的哲理与情感,具有更强的豪放气质。
  • 李清照《如梦令》: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风格柔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叶梦得相关文献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李阆州禀议三首·益昌 满江红·把酒西风 用锺侍郎韵赠懒谷 蝶恋花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四 劝农呈丘帅 挽俞景梁 答家朝南 其一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丝分裂 爻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市开头的成语 絮果兰因 连名 体开头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摄氏温标 争长争短 布衣韦带 无字旁的字 柳结尾的成语 即里渐里 雨约云期 表范 狂风暴雨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