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时间: 2025-05-02 01:48:18

诗句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

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残云暝。

坠巾慵整。

独立芝兰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18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作者:叶梦得 〔宋代〕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残云暝。坠巾慵整。
独立芝兰径。

白话文翻译

在高大的柳树下,微风萧萧,我刚从睡梦中醒来,感受到西风的强劲。
小窗户旁,人静得没有一点声响,只有细雨淅沥,让人听到秋天的气息。
为何如此多情,想要与流逝的岁月争斗呢?
残存的云朵在暮色中沉沉,懒得整理披散的头巾。
我独自站在芝兰的小径上,感受着春初的气息。

注释

  • 高柳萧萧:形容柳树的姿态,传达一种凄凉的气氛。
  • 睡余已觉:睡醒之后。
  • 西风劲:来自西方的强风,表示季节的变换。
  • 小窗:小窗户,暗示空间的狭小与宁静。
  • 淅沥生秋听:细雨声让我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多情:感情丰富,情感细腻。
  • 流年:时间的流逝,人生的岁月。
  • 残云暝:残余的云朵在昏暗中。
  • 坠巾慵整:披散的头巾懒得整理,表现一种懒散的状态。
  • 独立芝兰径:独自站在通往芝兰的小路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高柳”、“西风”、“芝兰”等意象都承载着古典文化的情感,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西风则常与秋天的萧瑟相联系,而芝兰则寓意高洁与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34),字复初,号子美,南宋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初,作者在山榭中植兰,描绘了春天的初景,表达了对流年和时间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悟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首句“高柳萧萧”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柳树伴随着西风的吹拂,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接着,作者通过“小窗人静”进一步突出环境的宁静,细雨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来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对比,突显出作者内心的多情与不舍。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一句,诗人直面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求,亦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后面的“残云暝,坠巾慵整”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更深的懒散与孤独,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无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流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统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柳萧萧:起笔描绘环境,营造出一种肃杀的秋意。
  • 睡余已觉西风劲:强调刚刚醒来,感受到外界的变化。
  • 小窗人静:静谧的环境中,诗人内心的思绪却是纷乱的。
  • 淅沥生秋听:细雨声如秋天的低语,令人感受到一丝忧伤。
  •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直白地表达自己对时间的焦虑。
  • 残云暝:自然景象与情感的深度结合。
  • 坠巾慵整:体现出一种懒散的生活状态,既是对时光的放任。
  • 独立芝兰径:最后以独立的姿态结束,带有一种孤独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柳”象征离愁,西风则是时间的象征。
  • 拟人:细雨声被赋予了生命,使得自然与情感紧密相连。
  • 对仗:如“残云暝”和“坠巾慵整”,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柳:象征离别与思念。
  • 西风:代表季节的变换,带来空气的清新和肃杀。
  • 小窗:隐喻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秋雨: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感。
  • 芝兰:象征高洁与优雅,代表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柳萧萧”意在描绘什么样的氛围?

    • A. 热闹
    • B. 凄凉
    • C. 嫩绿
    • D. 喜庆
  2.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表达的是诗人对时间的什么态度?

    • A. 接纳
    • B. 无所谓
    • C. 焦虑
    • D. 享受
  3. 诗中提到的“芝兰”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愁
    • B. 高洁
    • C. 忍耐
    • D. 忧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情感表达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叶梦得《点绛唇》相关研究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 叶梦得生平与创作背景的相关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全州道中 真定寓居 金陵秋感 东江访介岩宿山馆 复林至 古出塞曲 息妫 睡蝶 睡燕 宫中夜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脂膏 乚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青蝇染白 校验 位望通显 糹字旁的字 挠喉捩嗓 辅弼之勋 简单明了 甘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朱紫 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顾草庐 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劣迹昭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