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27
漏黄官柳巳垂墙,针水公畦未种秧。多谢诗人来得得,蹈开三径雨中荒。
官家种的柳树已经开始发黄,垂挂在墙边;而水田的公畦还没有播种秧苗。多亏这位诗人来到这里,踏开了三条小路,打破了雨中的荒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官柳”与“针水”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常见于宋代诗歌表现中。而“蹈开三径”则常用来描绘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晚号青山,南宋诗人,江西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尤其擅长描写乡村景象与农事活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诗人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哲思。
这首诗以“官柳”和“针水”开始,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柳树的黄叶与水田的空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一种生机与萧条的交织。诗人在此情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透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仿佛能听到雨水轻轻敲打着地面的声音。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感谢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来到这里,打破了原本的沉寂和荒凉。这不仅是对友谊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三条小路的描写,象征着不同的生活道路与选择,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在写景与抒情之间达到了和谐,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透露出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整首诗给人以宁静、思考与感恩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官柳”指的是什么?
A. 普通柳树
B. 官家种的柳树
C. 诗人的名字
D. 春天的柳树
诗中提到的“针水”指的是:
A. 大河
B. 小水道
C. 湖泊
D. 潺潺流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