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15:13
又用韵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雪凝霜降不肯春,
花神岂类妇人仁。
肯留年后供清思,
分付东风与主人。
雪花凝结,霜降临,春天却迟迟不肯到来;
花神怎能像妇人那般温柔仁慈?
愿把美好的时光留给清静的思绪,
将这份情感托付给东风和我的主人。
“花神”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花开的美好景象,传说中花神负责花的生长和繁荣。在此诗中,诗人通过花神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惭愧,宋代诗人,精于古文和诗词创作。他的诗风多以清新、婉约见长,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春寒料峭之际,诗人借用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感受,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的思考。在社会背景上,宋代正处于文人自我修养与自然观照的时代,诗人通过诗歌抒发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李曾伯的《又用韵》通过描绘雪与霜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迟迟到来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诗的开头,"雪凝霜降不肯春",给人一种寒冷、静谧的感觉,仿佛在感叹春天的推迟。接着通过“花神岂类妇人仁”,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暗示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总是如同人类情感那般温柔。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希望能够将美好的时光留给清静的思绪,并把这份情感寄托于春风之上,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抒发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引导读者去思考时间与生命的关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最终寄托于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李曾伯的《又用韵》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花神岂类妇人仁”意在说明什么?
“肯留年后供清思”中“留年后”的意思是什么?
可以将李曾伯的《又用韵》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曾伯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壮阔的视野与积极向上的情感。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各自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