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上·张汤公孙弘》

时间: 2025-04-30 00:14:49

诗句

张汤绝似公孙子,一样奴颜裹祸心。

不赖汲生如日月,汉廷谁与破幽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4:49

原文展示

张汤绝似公孙子,一样奴颜裹祸心。
不赖汲生如日月,汉廷谁与破幽阴。

白话文翻译

张汤就像公孙弘一样,都是以奴颜媚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祸心。
若不是汲生(指汲黯)如同日月般的明亮,汉朝的朝廷又有谁能破除这些阴暗的事情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张汤:西汉时期的权臣,以谄媚著称。
  • 公孙弘:汉代的名臣,以擅长迎合皇帝而闻名。
  • 奴颜:形容谄媚的面貌、态度。
  • 裹祸心:隐藏恶毒的内心。
  • 汲生:指汲黯,汉朝名士,以正直和清明著称。
  • 幽阴:指隐秘阴暗的事情。

典故解析

  • 张汤与公孙弘:两人都是西汉时期的官员,以谄媚著称,诗中将他们并列,暗指权臣的阴险与虚伪。
  • 汲黯:汲黯以正直著称,是对比张汤和公孙弘的清白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和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复杂,官场腐败现象严重,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权臣的愤怒与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权力腐化的深刻思考。张汤和公孙弘的形象鲜明,二者都以谄媚和阴险著称,象征着权臣的伪善与背叛。诗中提到的“奴颜裹祸心”更是揭示了这些权臣的本质,他们在外表上迎合皇权,内心却充满了阴暗的算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汲黯,其“如日月”的形象象征着正直与光明。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清白官员的向往与对腐败现象的痛斥。在历史的长河中,正直与阴险常常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此诗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蕴含着对权力游戏的失望与无奈,诗人希望借古人的事迹提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汤绝似公孙子:开头便点明了诗人要讨论的两位历史人物,暗指他们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 一样奴颜裹祸心:指出他们表面上的谄媚与内心的恶毒。
  • 不赖汲生如日月:转折语,若不是汲黯的清明正直,汉朝的政治将更加黑暗。
  • 汉廷谁与破幽阴:结尾提问,强调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汲黯比作“日月”,强调其正直与清明。
  • 对仗:如“奴颜裹祸心”与“如日月”,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权臣的虚伪与腐化,表达了对正直官员的渴望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奴颜:象征谄媚与卑屈。
  • 祸心:象征阴险与算计。
  • 日月:象征光明与正直。
  • 幽阴:象征政治中的黑暗与腐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汤和公孙弘都是哪个朝代的官员?
    A. 唐代
    B. 汉代
    C. 宋代

  2. 汲黯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星辰
    B. 日月
    C. 风云

  3. 诗中“奴颜裹祸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权臣的赞美
    B. 对权臣的批判
    C. 对官场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反映了对官场腐败的批判。
  • 陶渊明《归园田居》:探讨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对比

  • 张汤与公孙弘的虚伪与汲黯的正直形成鲜明对比,可以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比当时社会的苦难与诗人的无奈进行比较,这种对比揭示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人物的命运与选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偷声木兰花 怀戴无忝客成都 偷声木兰花 病中作 偷声木兰花 春雪 偷声木兰花 早春即事 偷声木兰花 偷声木兰花 寒日 偷声木兰花 红桥即事 偷声木兰花 其五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其四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其三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生死攸关 国无捐瘠 盲风怪雨 涂炭生灵 閠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工愁善病 包含送的词语有哪些 一知半解 川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舍旧谋新 历史剧 蓄疑 簧谮 山字旁的字 包含浩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