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又和梅韵》

时间: 2025-04-30 21:27:45

诗句

千里诗来字字香,品题著意到孤芳。

以千林表丈人行,洗万古凡儿女妆。

自是精神凌雪月,不妨风骨饱冰霜。

捻髭聊以酬清思,病笔欹斜愧小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7:45

原文展示:

千里诗来字字香,
品题著意到孤芳。
以千林表丈人行,
洗万古凡儿女妆。
自是精神凌雪月,
不妨风骨饱冰霜。
捻髭聊以酬清思,
病笔欹斜愧小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从远方而来,每一个字都散发着芬芳,品味题材的深意,仿佛到了那孤傲的梅花。用千林来比拟君子的行踪,洗净历代凡人儿女的装扮。我的精神仿佛凌驾于雪月之上,何妨拥有那风骨,饱经风霜?我捻着胡须,聊以抒发清雅的思绪,而那病态的笔迹也因倾斜而愧疚于小王。

注释:

  • 千里:形容距离远,象征诗的广博。
  • 孤芳:独自芬芳,指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 丈人行:指品德高尚的人。
  • 洗万古凡儿女妆:洗净历史上凡人的伪饰,指返回真实的自我。
  • 凌雪月:形容精神境界高远。
  • 风骨:意指风范和骨气。
  • 捻髭:捻动自己的胡须,常用于表现思考或沉思。
  • 小王:可能指王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字仲明,号岚山,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受王维、李白影响,擅长山水、咏怀类诗,常表现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李曾伯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高洁品德和精神境界的时期。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又和梅韵》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诗的开头“千里诗来字字香”,便以诗歌的优雅和深远启开全篇,传达出诗词的美好和芬芳。接着,诗人以“品题著意到孤芳”,引入梅花,象征着孤高的品格,强调了梅花在冬雪中傲然绽放的精神。

后面几句则通过“以千林表丈人行”,进一步深化了对君子风采的描绘,表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而“洗万古凡儿女妆”,则是对历史上那些追求浮华、庸俗的人的批判,表达了对真实、自我的渴望。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捻髭聊以酬清思”抒发自己的思绪,虽有“病笔欹斜”,但并不妨碍他对理想和高洁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社会风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里诗来字字香:远道而来的诗,每一个字都散发着芬芳,象征着诗的优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 品题著意到孤芳:通过对题材的品味,表达出对孤傲梅花的欣赏,隐喻高洁的品德。
  3. 以千林表丈人行:用千树林来比拟君子的品行,强调其高尚与广博。
  4. 洗万古凡儿女妆:洗净历史上凡人的伪装,追求真实与纯粹。
  5. 自是精神凌雪月:我的精神境界高远,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6. 不妨风骨饱冰霜:何妨拥有风骨,经历风霜,体现出坚韧不拔的品格。
  7. 捻髭聊以酬清思:捻着胡须,表明思考的状态,抒发清雅的思绪。
  8. 病笔欹斜愧小王:病态的笔迹倾斜,表达对王维等人的愧疚,暗示自我怀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林表丈人行”,用千树比喻君子的品格,增强了意象的丰富性。
  • 拟人:诗中提到的梅花被赋予了“孤芳”的人格,使其象征意义更加深刻。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采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高洁的品德与精神境界,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出对真实自我的渴望与对社会浮华的批判,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了孤独却不屈的精神。
  • 千林:比喻广阔的道德境界,指代高尚的人。
  • 风骨:象征着傲立风霜、坚韧不拔的风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芳”是指什么?

    • A. 玫瑰
    • B. 梅花
    • C. 菊花
  2. “千里诗来字字香”中的“香”代表什么?

    • A. 气味
    • B. 美好
    • C. 文字的优雅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高洁品德的赞美?

    • A. 梅花
    • B. 竹子
    • C. 柳树

答案:

  1. B. 梅花
  2. C. 文字的优雅
  3. A. 梅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追求高洁品德的情怀,但李白更为豪放,李曾伯则显得更加内敛与细腻。李白的诗情更具流动性,而李曾伯则强调了静谧与思考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诗话》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崔沣州 题故人别业 夜同宴用人字 郡南亭子宴 道林寺送莫侍御 道林寺送莫侍御(一作麓州精舍送莫侍御归宁 赠赵使君美人 辰阳即事(一作刘长卿诗,题云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半亩方塘 创业垂统 谟典 艺结尾的成语 意出言外 虎字头的字 韋字旁的字 金瓶梅 包含盖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屋的词语有哪些 愚民政策 一字旁的字 能征敢战 至字旁的字 坎深 湘沅 块人独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