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程兄投赠》

时间: 2025-05-07 09:47:52

诗句

北里南邻尽往还,那知有客住云间。

相过肯作乡人观,问讯春溪两岸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7:52

原文展示:

北里南邻尽往还,那知有客住云间。相过肯作乡人观,问讯春溪两岸山。

白话文翻译:

北边的邻居和南边的朋友常常来往,谁知道有位客人住在云端之中。相遇时愿意作乡里朋友,打听春天溪水两岸的山景。

注释:

  • 北里南邻:指北边的邻居和南边的朋友。
  • 尽往还:常常互相拜访。
  • 有客住云间:有一位客人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地方。
  • 相过:相遇,碰面。
  • 乡人观:愿意作乡里的朋友。
  • 问讯:询问、打听。
  • 春溪:春天的溪水。
  • 两岸山:溪水两岸的山峰。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云间”可以理解为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似乎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德明,号澹庵,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方岳的隐居生活中,受朋友的赠送启发,表达了对友谊和隐逸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重视。诗的开头描绘了邻里之间的交往,展现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接着引入“云间”的意象,暗示了对逸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渴望。诗中“春溪两岸山”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自然的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的最后两句通过询问对方的情况,传达了友谊的温暖,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亲切与自然。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蕴含了对友谊的珍视,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里南邻尽往还: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和谐美好,邻里之间的亲密交往。
    • 那知有客住云间:突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云间”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存在。
    • 相过肯作乡人观: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愿意与朋友共赏自然之美。
    • 问讯春溪两岸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北里南邻”与“春溪两岸”,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使用“云间”和“春溪”作为意象,营造出自然与灵性的结合。
  •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透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 云间:象征隐逸与超然,反映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 春溪: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两岸山:象征稳定与依托,反映自然的力量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方岳
    • D. 白居易
  2. “云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乡村
    • B. 隐逸生活
    • C. 繁华
    • D. 朋友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隐逸生活与自然景色的诗作。
  • 诗词对比:可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对比,探讨二者对隐逸生活的不同诠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方岳生平研究相关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举盘山示众偈 偈二首 其二 偈二首 其一 谒真如悟法述偈 赠记室羊徽其属疾在外诗 初醒 题等界寺二首 再经天涯地角山 寄襄阳章孝标 送人归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是不彰 顺时施宜 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红蟹 儿无常父 口字旁的字 横眸 交露 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划一不二 盈给 包含果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穴宝盖的字 揉眵抹泪 刿心刳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