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鹰》

时间: 2025-05-04 12:04:48

诗句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4:48

原文展示:

放鹰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白话文翻译:

在十月的时节,鹰从笼中放出,草地枯黄,野鸡和兔子却肥美可口。
放鹰时可以随意指挥,投掷百次也不会失手。
鹰的翅膀像风一样迅猛,爪子锋利如锥。
本是为鸟所生的能力,如今却成了人类的工具。
谁能使它这样飞翔,其实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
要掌握它的性情,关键在于饥饿与饱满的调节。
不能让它长时间吃饱,也不能让它长时间饥饿。
饥饿则力量不足,饱满则不愿飞行。
让它在饥饿时发力捕猎,未饱时应当加以约束。
因此,鹰的爪翅之功,最终是人类坐享其成。
圣明之人驭使英雄,手段也正如是。
这些俗语不应被忽视,我是从猎师那里听来的。


注释:

  • :猛禽,象征力量和敏捷。
  • :一种可以控制鹰飞行的装置。
  • 指顾:指挥和指示。
  • 向背性:鹰的性情,取决于其饥饿与饱满状态。
  • 圣明:智慧明智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圣明驭英雄”可以理解为管理和使用人才的智慧,与古代对领导者能力的认识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

《放鹰》是在白居易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中创作的,表现了他对猎鹰驯养技巧的理解,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


诗歌鉴赏:

《放鹰》通过对鹰的驯养与使用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利用。诗中,鹰不仅是捕猎的工具,更象征着力量和自由。白居易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鹰的特性与人为的驯养技巧结合起来,探讨了如何在适当的时机调节鹰的状态,以获得最佳的捕猎效果。

诗中提到的“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和动物习性,强调了对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反映了白居易的哲学思考,既是对鹰的驯养技巧的总结,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赞美。通过对鹰的描绘,白居易表达了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向往。

同时,诗的最后两句提到“鄙语不可弃”,提醒世人不要忽视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这不仅是对狩猎技巧的传授,也是对生活中智慧的总结,体现了白居易对于传统知识和经验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月鹰出笼:十月时节,鹰开始被放出笼子。
  • 草枯雉兔肥:草木枯萎,野鸡和兔子却因食物充足而肥美。
  • 下鞲随指顾:放鹰时,可以轻松指挥它,投掷时百发百中。
  •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鹰的翅膀飞行迅速,爪子锋利如锥子。
  •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鹰的本性是为鸟类所适应,现在却为人类所利用。
  •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谁能让它这样飞翔,其实有一种简单的方法。
  •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掌握它的性情,关键在于调节饥饿与饱满。
  •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不能让它长时间饱食,也不能让它长时间饥饿。
  •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饥饿时无力,饱满时又不愿意飞。
  •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在饥饿时才能充分发挥捕猎能力,未饱时应加以约束。
  •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因此,鹰的力量与技巧,最终是人类所获。
  •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聪明的领导者管理人才的方法也同样如此。
  •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这些简单的道理不应被忽视,我是从猎师那里听来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鹰的特性与人类的智慧结合,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通过智慧和经验来管理和利用自然的资源,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力量、自由与捕猎的技巧。
  • 饥饿与饱满:代表生存和力量的对立。
  • 草枯与肥兔:反映自然界的生存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放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是指什么?

    • A. 鹰的习性
    • B. 人的情感
    • C. 自然规律
    • D. 食物的充足

答案:

  1. B. 白居易
  2. A. 鹰的习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夜泊牛头》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放鹰》 vs 《江雪》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物,但《放鹰》更侧重于人与动物的关系,而《江雪》则集中表现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尾犯 如海深蓝的鸢尾丛 尾犯 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 尾犯 笋 尾犯 尾犯 尾犯 坐赵谷林西池泊花槛看新种青芦悠然动江湖之兴 尾犯 山花子 望阴山 山花子 梅开,悼两大人 山花子 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主打 信书 寸字旁的字 雁回峰 有进无退 脸结尾的成语 上田 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飞将奇数 人字头的字 不皦不昧 逐末舍本 盲文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狗结尾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信行果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