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桥仙 其四》

时间: 2025-05-01 14:23:44

诗句

更筹渐尽,帘钩犹挂,翠被香消谁爇。

见时也只是寻常,才不见、便增悲咽。

月华照罢,雁声啼过,懒把恨词重阅。

梦魂夜夜隔妆台,料还是、相思未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3:44

原文展示:

更筹渐尽,帘钩犹挂,翠被香消谁爇。
见时也只是寻常,才不见便增悲咽。
月华照罢,雁声啼过,懒把恨词重阅。
梦魂夜夜隔妆台,料还是相思未切。

白话文翻译:

筹码渐渐用尽,帘子还挂着,翠绿色的被子香气已消散,究竟是谁点燃的呢?见面时只是平常,刚一分开就增添了悲伤的泪水。月光照过,雁声啼鸣,懒得再去翻看那些恨意的诗句。梦中的灵魂每夜隔着妆台,想来还是对彼此的思念没有减轻。

注释:

  • 更筹渐尽:筹码用尽,暗指情感的消耗。
  • 帘钩犹挂:帘钩仍然挂着,象征着未曾完全离别的情感。
  • 翠被香消谁爇:翠被香气消散,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见时也只是寻常:见面时无特别之感,指平常的相处。
  • 悲咽:悲伤的哭泣。
  • 月华照罢:月光照过之后,暗示时间的流逝。
  • 懒把恨词重阅:懒得再去读那些充满怨恨的诗句,反映情绪的疲惫。
  • 梦魂夜夜隔妆台:每晚梦中的灵魂隔着妆台,暗示对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他的诗词常探讨爱情、思念和离别等主题。

创作背景:

《鹊桥仙 其四》是其代表作之一,写于清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体悟和对别离的无奈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鹊桥仙 其四》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对爱情的思念和离别后的悲伤。诗中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如“翠被”、“月华”、“雁声”,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梦魂夜夜隔妆台”,展现出一种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尽管身处于现实的隔阂中,心灵却依然紧密相连。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情感丰富,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仿佛可以体会到那种在夜深人静时的孤寂与缠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更筹渐尽:表达了情感的消逝和对爱的渴望逐渐减弱。
  • 帘钩犹挂:象征着依恋和未完的情感。
  • 翠被香消谁爇:用翠被的香气消散比喻美好时光的过去。
  • 见时也只是寻常:指出生活中的平淡无奇,却在别离时感到特别的悲痛。
  • 月华照罢,雁声啼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声音交织,令人感到孤独。
  • 懒把恨词重阅: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不愿再次触碰那些痛苦的记忆。
  • 梦魂夜夜隔妆台:展现出梦境与现实的隔阂,强烈的思念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被香消”暗喻爱情的消逝。
  • 拟人:月华、雁声似乎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与悲伤,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被:象征着温暖的爱情或美好的回忆。
  • 月华: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 雁声:暗示离别与思念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翠被”象征什么? A. 温暖的爱情
    B. 伤心的回忆
    C. 友谊

  2. “梦魂夜夜隔妆台”中“妆台”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隔离
    C. 思念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友情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对比李煜的《虞美人》,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离别的痛苦,但李煜的词更显豪放,而俞士彪则显得更为细腻和含蓄。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俞士彪作品集》

相关查询

挽竹湖李端明 挽朱夫人 挽郑知府 挽岩云赵使君 挽王国录 挽盛君时 题永阳文献录 锁院既久考文将毕适承按察使房公子靖遣诗相 送游几叟衡山尉 送眉山孙梦得从饶伯舆李纯父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旷士 广字头的字 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耋的词语有哪些 众口之辩 包含散的成语 无底止 麦茬 羐羜 执法不公 皮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囹圄空虚 黽字旁的字 党人 千锤打锣,一锤定声 伫结之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