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桥仙 题红绿梅》

时间: 2025-05-02 15:03:40

诗句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

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

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40

原文展示

鹊桥仙 题红绿梅
作者:沈善宝 〔清代〕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
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
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和江北,水边的月光下,影子斜斜地投射。昨夜在花下独自寻诗,突然惊醒了梦中的霜禽。花香如绛雪般芬芳,寒意如翠袖般柔美,简直就像罗浮山的仙境。折下一枝梅花想寄给云朵,应该不怕东风将它吹尽。


注释

  1. 横斜疏影:形容月光下,水面上斜斜的影子。
  2. 霜禽:指霜雪中的鸟,诗中暗指清冷的环境。
  3. 香生绛雪:花香如绛色的雪般清新。
  4. 罗浮仙境:指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美好和超脱的意境。
  5. 折枝欲寄垄头云:想折下梅花寄给天边的云。

典故解析

“罗浮仙境”出自古代文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罗浮山是道教名山,常被视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中提到的“东风”常常与春天、希望相关联,意味着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善宝,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擅长咏梅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频繁吟咏梅花之时,反映出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对清冷环境的独特感受。


诗歌鉴赏

《鹊桥仙 题红绿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观察与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江南江北水边的月光,水面上斜斜的影子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宁静。接着,诗人回忆昨夜在花下独自寻诗的情景,突如其来的梦醒带来一丝惊讶,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香气和寒意交织在一起,令整个场景如同罗浮仙境般美丽,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应不怕东风吹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理解与接受,尽管风将梅花吹散,但那份情感与美好是永存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
    描述了两地的相似景象,强调了自然的普遍美。

  • 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灵感的渴求。

  •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
    通过香气和寒意的对比,塑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 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无常的坦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比作绛雪,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香生绛雪,寒生翠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
  • 月光:代表清幽与宁静。
  • 东风:象征春天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仙境”指的是什么?

    • A. 指梅花
    • B. 指道教名山
    • C. 指江南风景
  2. 诗的意象中,“香生绛雪”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冷酷
    • B. 清新
    • C. 哀伤
  3. “应不怕东风吹尽”传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生命无常的接受
    • B. 对梅花的珍惜
    • C.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春天,但侧重于对国家动乱的感慨,与沈善宝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沈善宝研究》

相关查询

写字 老境 晓望 三弟归自云南其去也过舍辞行赋此送之 题清晖楼二首 题清晖楼二首 劝农三首 劝农三首 劝农三首 天仙子 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索垢寻疵 敦旧 目字旁的字 正名责实 长字旁的字 生产力 毫不经意 庆色 猬锋螗斧 鼻字旁的字 占月 虫臂拒辙 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净结尾的成语 海水群飞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