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9:05
乱后江西过孙鲂旧居因寄
齐己 〔唐代〕
旧游重到倍悲凉,
吟忆同人倚寺墙。
何处暮蝉喧逆旅,
此中山鸟噪垂杨。
寰区有主权兵器,
风月无人掌桂香。
欲寄此心空北望,
塞鸿天末失归行。
重游旧地,感到更加悲凉,
我在寺墙边吟咏,回忆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
不知何处的暮蝉在旅馆外喧闹,
而这里的山鸟却在垂杨树下啼鸣。
天下虽有主权与兵器,
但风月之中却无人能掌握桂香。
我想把这颗心寄托,徒然向北方眺望,
只觉得塞外鸿雁已在天边失去了归路。
齐己(约 780-849),字子瞻,号雪江,唐代著名诗人,主要以诗歌和禅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本诗写于战乱之后,诗人重游江西,感慨旧游时光与友人相聚的快乐,然而如今已然物是人非,情感愈发沉重,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西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战乱后人们的心境。首句以“旧游重到倍悲凉”开篇,表达了诗人重访旧地所带来的惆怅与失落。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蝉鸣与鸟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意象鲜明,富有层次感。
“寰区有主权兵器,风月无人掌桂香。”这一句更是透过对权力与美好事物的对比,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无奈与悲哀。尽管世界上有权力与武器,但在此情此景中,诗人感到风月之下,真正能掌握美好事物的却是寥寥无几。
最后两句“欲寄此心空北望,塞鸿天末失归行。”则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失落,想要寄托心意却无处可寄,仿佛在北方的鸿雁也失去了归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抒情诗的典雅与深邃,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以个人的情感为主线,描绘了战乱后人们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深刻影响与人们心灵的挣扎。
诗中提到的“旧游”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受到的情感主要是:
“欲寄此心空北望”中的“北”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直接和激烈,而齐己的《乱后江西过孙鲂旧居因寄》则更显内敛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