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21:27

诗句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27

原文展示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杜甫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
明亮的圆月如同飞舞的明镜,我归家的心情如同折断的大刀。
转动的蓬草行走得远,我仰望高空,想要攀登桂树。
水面上似乎覆盖着霜雪,树林中栖息着羽毛。
此时我凝望白兔,真想数一数它的细微之处。
稍微下了巫山峡,依然能看到白帝城的轮廓。
气氛沉闷,整个水面都暗了下来,唯有半楼的月光明亮。
号角声催促着黎明,蟾蜍也不禁倾斜。
我张弓倚靠着残月,不仅仅是汉家的营地。

注释

  • 飞明镜:比喻明亮的月亮,如同飞翔的明镜。
  • 归心折大刀:归家的心情如同折断的大刀,形容心中急切的归属感。
  •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
  • 攀桂仰天高:桂树象征着高洁与理想,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白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到来。
  • 巫山峡:指巫山的峡谷,寓意着旅程的艰辛。
  • 白帝城:历史上著名的城池,象征着归属与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盛唐,生活在动荡的安史之乱时期,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的疾苦与民生的艰难。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创作背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杜甫在中秋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然而诗人却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明月、归心、自然景色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忧伤而又高远的情感氛围。首句“满月飞明镜”开篇即引入月亮的意象,象征着光明与团圆,紧接着“归心折大刀”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归属感与无奈。全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诗的中间部分,杜甫以“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至于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描绘了黎明的到来,暗示着希望与新的开始。同时,最后一联“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整首诗以月为引,贯穿着对故乡、对生活的思考,充满了哲理与情感,展现了杜甫卓越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月飞明镜:用“飞明镜”比喻圆月,形象生动,暗示着月亮的明亮与洁净。
  2. 归心折大刀:归家的心情如同折断的大刀,表现出心中急切的归属感。
  3. 转蓬行地远:蓬草随风漂泊,象征着诗人流浪的生活。
  4. 攀桂仰天高:象征着对理想与远方的向往。
  5. 水路疑霜雪:水面上似乎覆盖着霜雪,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意。
  6. 林栖见羽毛:树林中的羽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7. 此时瞻白兔:白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表达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8. 稍下巫山峡:巫山峡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遥远。
  9. 犹衔白帝城:白帝城象征着故乡的思念与归属。
  10. 气沈全浦暗:气氛沉闷,整个水面暗淡。
  11. 轮仄半楼明:月光映照半楼,形成鲜明的对比。
  12. 刁斗皆催晓:号角声催促黎明,暗示着新的开始。
  13. 蟾蜍且自倾:蟾蜍倾斜,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14. 张弓倚残魄:寓意着不屈的精神与对理想的追求。
  15. 不独汉家营:不仅是汉家的营地,暗示着对国家的关怀与责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月飞明镜”,生动形象。
  • 对仗:如“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增加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蟾蜍且自倾”,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白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桂树:象征理想与追求。
  • 巫山峡:象征旅途的艰辛与遥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心折大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急切归家
    • B. 对战争的思考
    • C. 对自然的赞美
  2. “满月飞明镜”中的“明镜”比喻什么?

    • A. 眼睛
    • B. 月亮
    • C. 星星
  3. 诗中提到的“白兔”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时间
    • C.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如同《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同样通过月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 《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侧重于孤独与自饮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杜甫传》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份内容涵盖了关于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的全面分析与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诗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云际峡中 禹庙 雨中用雪坡韵 与政仲山行见梅偶成并和其诗二首 余少日不能持养志气所暴多矣迩来方喜问学之 游九曲 用雪坡春色韵 用明叟韵并山行未成之意 饮乐屯庶侄家赋腊梅和陈简斋韵 一春屡有阳明之约雨辄尼之将旋幙侍外舅来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戛的词语有哪些 女戎 叨受 亲戚 音字旁的字 猿悲鹤怨 世事纷扰 放浪江湖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齊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走为上着 辛字旁的字 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退开头的成语 陼堤 铁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