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1:00
曾话平生志,书斋几见留。
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
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
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
曾经谈论过一生的志向,如今却在书斋中留下了几许痕迹。
孤独的道路上,内心容易受到感动,但深厚的恩情却难以回报。
独自站立在千峰之巅,黄昏来临时,常常见到一片秋叶。
鸡鸣之处应该有归宿,不去学习,泪水只会徒然流下。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诗人,以诗、词、文著称。其诗风清新俊逸,常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见长。杜牧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这首诗写于杜牧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身处唐代末期,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孤独和时光的流逝,寄情于书斋,通过回忆与感慨表达对志向与恩情的深刻思考。
《留题李侍御书斋》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在清新中透着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开头两句提到“曾话平生志”,展现了他曾经的抱负与理想,然而现今“书斋几见留”,这一句却反映出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诗人感叹在孤独的环境中,内心的感动却无法回报他人深厚的恩情,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无奈与孤独感。
最后两句“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黄昏,感受着季节变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流逝。而“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则传达了希望与失落的对比,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追忆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富有意境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杜牧深厚的文学素养与独特的个性。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深刻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恩情与回报的难题。
杜牧的《留题李侍御书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D. 对人际关系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鸡鸣”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希望与归宿
C. 悲伤与失落
D. 迷茫与孤独
下列哪句与“恩重力难酬”意思最接近?
A. 人情冷暖
B. 理想无法实现
C. 孤独难以承受
D. 感动难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