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44
春日寄许浑先辈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
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
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
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春天来了,北方的大雁刚刚飞走,南方的春天又回来了。河水奔流不息,人生白头苍苍的人也越来越少。塞外的道路通向何方,我忧愁着即将要迎来黄昏。终究会与鸳鸯和鹭鸟相遇,一同在天际高飞。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著称,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借用大雁、春水等意象,映射人与自然、人生的关系。
杜牧的《春日寄许浑先辈》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反映了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首句“蓟北雁初去”,生动描绘了大雁的迁徙,象征着时光的流动和生命的变化。紧接着“湘南春又归”,则展现了春天的回归,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感觉。
全诗的意境在于对比春天的生机与人生的短暂,后面几句“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诗人在面对时光的流逝时,愈发感到人世间的寂寥和无常。最后两句“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则以理想和希望的展翅高飞作结,传达出诗人对于未来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人到白头稀”中的“白头”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及的“鸳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