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30
送别
作者:杜牧(唐代)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
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亭欲下迟。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在溪边,杨柳的颜色绿得参差不齐,我每年都在这里攀折柳枝,赠别友人。
一片帆船在远方的水面上,望着它已经消失的身影,三湘的烟水何时才能再见呢?
多是因为行船而将愁苦远去,仍在高高的亭子上犹豫不决,想要下去却又迟迟不肯。
不要再把酒杯空闲地度过日子,碧云深处才是我们相聚的良辰美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碧云深处”常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或地点,传达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中提到的“三湘”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指代,更代表了离别的忧伤和对故土的思念。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婉丽著称,常表现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情的细腻描摹。
创作背景
《送别》写于杜牧晚年,正值他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体悟时期。诗中流露出浓厚的离愁别绪,反映了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杜牧的《送别》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描绘了送别时浓厚的离愁与惆怅。开篇通过“溪边杨柳色参差”描绘出春日的景象,柳树的颜色参差不齐,象征着离别的复杂情感。作者通过“攀折年年赠别离”表达每年送别的习惯与不舍,体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接下来的“风帆望已极”则通过远望的船帆,传达出对离去友人的无限思念。此时的“三湘烟水”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未来重聚的渺茫。情感在这里逐渐升温,展现出一种对未知未来的焦虑与期待。
“多缘去棹将愁远”,诗人用“去棹”来表达离去的无奈,尽管“愁远”是可以通过行舟而暂时抛去,但心中的离愁依然难以忘怀。最后两句“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则是劝诫自己不要沉迷于眼前的酒杯,而是要珍惜未来的相聚时光,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诗在离别的场景中,交织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杜牧高超的诗歌技巧及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重聚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展现了杜牧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湘”指的是哪几个地方?
A. 四川、云南、贵州
B. 湖南、湖北、江西
C. 湖南、资江、沅江
D. 安徽、江苏、浙江
诗中“莫殢酒杯闲过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热爱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时光的珍惜
D. 对朋友的愤怒
“溪边杨柳色参差”中的“参差”是什么意思?
A. 整齐
B. 参差不齐
C. 美丽
D. 伤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与杜牧的《送别》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杜牧则更加细腻,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