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时间: 2025-04-29 13:21:51

诗句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

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

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51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原文展示: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
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
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白话文翻译:

支公已经离去很久,龙华会显得格外寂寞。
古老的树木环绕着空山,苍茫的暮色与我相对。
山峦的形状各不相同,水石显示出丰富的姿态。
密密的竹林隐藏着明暗,群峰在争相背向我。
每一座峰巅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我的每一步都走入青雾之中。
香气弥漫在空灵的翠色之间,猿声传来在暮云之外。
我留连于南台的客人,想象着西方的世界。
最终我顺着溪水而归,心中无障碍地观照自我。

注释:

  • 龙华会:指佛教的集会,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 苍然:形容颜色深青,显得苍茫。
  • 密竹:指浓密的竹林,既有阴暗也有光明。
  • 青霭:青色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君平,号景山。他以七言诗和五言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长卿陪伴元侍御游览支硎山寺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融入了对佛教思想的感悟。

诗歌鉴赏: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整首诗以“支公”的离去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开头几句提到“龙华会”,不禁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宁静与超脱,与接下来的自然景色交映成趣,形成了诗人内心的对比。古木、苍然的夕色、各异的山峦、丰富的水石,诗人用丰富的自然意象描绘了他眼中的世界,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而“猿声暮云外”的意象,则通过猿声的孤独,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考。最后两句的“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归属感,更表达了在纷扰的世俗中,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中,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邃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支公去已久:指代友人支公已久未见,表达思念之情。
  2. 寂寞龙华会:龙华会的寂静与孤独,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3. 古木闭空山:古老的树木环绕着空旷的山,景象宁静幽深。
  4. 苍然暮相对:傍晚的苍色与诗人形成对照,强化孤独感。
  5. 林峦非一状:不同的山形,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6. 水石有馀态:水与石的交融,展示自然的丰富多彩。
  7. 密竹藏晦明:竹林的密集,象征着隐秘的光与暗。
  8. 群峰争向背:群山各自背向,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9. 峰峰带落日:落日余晖映照山峰,增加了诗的美感。
  10. 步步入青霭:步入青雾,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
  11. 香气空翠中:香气与翠色交融,渲染出宁静的氛围。
  12. 猿声暮云外:猿声在暮云之外,暗示孤独与思考。
  13. 留连南台客:身为南台的客人,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4. 想像西方内:渴望向往的理想世界,暗示心灵的追求。
  15. 因逐溪水还:顺着溪水返回,象征归属感。
  16. 观心两无碍: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最终达到心灵的解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猿声暮云外”,通过声音与景色的对比体现孤独感。
  • 拟人:山峰“争向背”,给自然赋予了生命的特点。
  • 对仗:如“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华:象征佛教的宁静与超脱。
  • 古木:代表着历史与沧桑。
  • 群峰: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 猿声:象征孤独和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华会”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卉
    • B. 佛教的集会
    • C. 一种山水景观
  2. 诗人对自然的感觉是怎样的?

    • A. 寂寞
    • B. 兴奋
    • C. 无聊
  3. 诗中提到的“青霭”意味着什么?

    • A. 清晰的天空
    • B. 朦胧的雾气
    • C. 明亮的阳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刘长卿研究》

相关查询

萧长公来访示以诸公诗卷谓与予游从之不久不 仙洲呈刘伯益沈庄仲 夏雨叹 溪亭醉卧用季仙韵 溪桥晚步 西岩观瀑水简沈庄仲三首 西岩观瀑水简沈庄仲三首 西岩观瀑水简沈庄仲三首 武夷山 吾庐寓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伏处枥下 首丘夙愿 三迭阳关 衣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诏音 走字旁的字 女中豪杰 深猷远计 赈捐 包含井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旡字旁的字 谢媒 有言 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讲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