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9:51
郡如斗大亦何堪,耕雨锄烟亦饱谙。
共话桑麻真有味,久抛蓑笠得无惭。
野田春水自深浅,晴日鸟声时两三。
安得一牛横短笛,南山之北北山南。
这片土地虽然不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轻视。耕作时的雨水、锄头的烟雾,我早已熟悉。
与人谈论桑树和麻草,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曾经抛弃的蓑衣和斗笠,现在也无须感到羞愧。
田野的春水有深有浅,晴日里偶尔传来两三声鸟鸣。
我希望能有一头牛,伴我吹奏短笛,南山在北山的北边,而北山在南山的南边。
方岳,宋代诗人,字汝谦,号山人,生于福建。其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展现质朴的农民情怀,风格自然清新。
《劝耕》写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绘耕作的场景,表达对农民生活的热爱,劝导人们珍惜耕作的价值。
《劝耕》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诗的开头以“郡如斗大”引入,表明虽然地方不大,但耕作的意义重大。接着,诗人通过“耕雨锄烟”的描写,表现出自己对农业生活的熟悉和热情。与人“共话桑麻”则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因耕作而产生的深厚情感。
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因为田地小而感到羞愧,反而以“久抛蓑笠得无惭”表达出对农业生涯的自豪。通过“野田春水自深浅”,诗人描绘了春天农田的生机,体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
最后一句“安得一牛横短笛”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他对悠闲自在田园生活的渴望,渗透着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本诗主题在于劝导人们珍惜农业生活,强调田园的价值与美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生活的尊重。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共话桑麻真有味”中“桑麻”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蓑笠”象征着什么?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似,方岳的《劝耕》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陶渊明的作品更加侧重于隐逸的理想,而方岳则展现了实际的耕作场景与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