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0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4:43
出居十六咏·清樾
作者:方岳
山林有灌木,其大可蔽牛。
藓石眠清阴,坐间天地秋。
在山林中有灌木,树木茂盛得可以遮蔽牛群。
青苔覆盖的石头上,静静地享受着清凉的阴影,坐在这里感受着天地之间的秋意。
作者介绍:方岳,字子懋,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不稳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清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秋景的深刻感受。开篇用“山林有灌木,其大可蔽牛”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景,树木茂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而“藓石眠清阴”则转向了更为宁静的意境,苔藓覆盖的石头,静谧而清幽,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泊与平和。整首诗采用了简练的语言,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在情感上,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隐居”式的生活理想,在山林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宁。这种情感在“坐间天地秋”中得到了升华,诗人不仅是在描绘自然的美,更是在与自然对话,感受生命的本质。整体上,这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也蕴含着哲理的深意,给人以思考与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灌木”有什么特征?
A. 矮小且茂密
B. 高大且稀疏
C. 仅生长在水边
“藓石”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坚硬与冷漠
B. 静谧与清幽
C. 繁华与热闹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