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叠山谢年丈》

时间: 2025-04-30 07:31:26

诗句

短剑悲歌浙水湾,疾风吹梦到西山。

应知薇蕨同滋味,莫道匡时更辙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31:26

原文展示:

短剑悲歌浙水湾,
疾风吹梦到西山。
应知薇蕨同滋味,
莫道匡时更辙环。

白话文翻译:

短剑在浙水湾悲鸣,
疾风将梦送往西山。
你应知道薇蕨的滋味相同,
不要说匡时的路更曲折。

注释:

  • 短剑:指代一种武器,象征着悲伤或悲剧。
  • 悲歌:悲伤的歌曲,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 浙水湾:指浙江省的水域,具有地域特征。
  • 疾风:急速的风,象征着变化和无常。
  • 西山:可能指向远方的理想或归宿。
  • 薇蕨:一种植物,这里象征着相似的经历或滋味。
  • 匡时:可能指代时局或历史,表示更改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柴随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借用浙水湾和西山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忧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短剑和悲歌开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讲述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和失落。浙水湾的描绘,不仅是地理的指向,更是情感的寄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诗人感受到梦的无常与飘渺,疾风似乎将他的思绪带向遥远的西山,暗示着对理想或归宿的追寻。

在对薇蕨的提及时,诗人引出了人生经历的共通性,暗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们的内心感受是相似的。最后一句“莫道匡时更辙环”则是对时局变化的反思,似乎在告诫世人,不要因变化而迷失方向,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剑悲歌浙水湾:短剑带来的悲痛在浙水湾回荡,暗示作者心中悲伤的情感。
  2. 疾风吹梦到西山:疾风将梦带向远方,象征着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距离。
  3. 应知薇蕨同滋味:人们的经历和感受是相似的,强调共鸣与理解。
  4. 莫道匡时更辙环:即便时局变幻,也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悲伤比作短剑,用以强化情感。
  • 拟人:疾风被赋予了能“吹梦”的能力,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关联。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多端,内心的坚定与共鸣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短剑:象征着悲伤和痛苦。
  • 浙水湾:承载着地域文化与情感的寄托。
  • 疾风:变化、无常的象征。
  • 西山:理想、归宿的象征。
  • 薇蕨:共同经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短剑”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力量
    D. 友谊

  2. “疾风”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平静
    B. 变化与无常
    C. 友谊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薇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们的共同经历
    C. 个人的孤独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与柴随亨的《寄叠山谢年丈》都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局的感慨,但杜甫更偏向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柴随亨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度仪堂四首 题崇仙观知足轩 汤明权挈家入道 送正之法师 送元规游麻姑 送九龙徐正之归麻姑 书龙变轩事乃成颂白青城道伯 书林管辖扇 诗一首 曬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自满 小字头的字 醋浆 力字旁的字 怒目睁眉 关仓遏粜 纵情恣欲 磕头虫 隹字旁的字 强弓劲弩 鬲字旁的字 探幽索胜 一语破的 王字旁的字 哑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