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26
江行即事
作者: 柴随亨 〔宋代〕
读罢骚经手自抄,
纫兰归计胜诛茅。
新蚕食叶将成茧,
旧燕衔泥旋补巢。
菜老花随黄麦落,
草长色兴绿杨交。
一春过尽三之二,
闲倚东风忆孟郊。
读完《离骚》后自己抄录,
编织兰花,归来时的打算胜过割茅。
新蚕吃着叶子即将成茧,
旧燕衔着泥土忙于补巢。
菜已老去,花随黄麦凋零,
草长得茂盛,绿杨交错生辉。
春天过去了三分之二,
我倚着东风,想起了孟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柴随亨,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江行即事》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思考的诗。诗人在春日的江边,感受着自然的变化,借此抒发对创作的热情和对往事的怀念。首句“读罢骚经手自抄”,引入了古典文学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对传统的继承。接下来的“纫兰归计胜诛茅”,则通过兰花与茅草的对比,暗示了高雅与世俗之间的选择。新蚕与旧燕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的循环与繁衍,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菜花的凋谢与草木的茂盛,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闲倚东风忆孟郊”,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怀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诗人与历史的对话,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又充满了深沉的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读罢骚经手自抄”中“骚经”指的是哪部作品?
诗中提到的新蚕和旧燕分别象征什么?
“一春过尽三之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柴随亨的《江行即事》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与个人的命运,而柴随亨则偏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