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松下雪》

时间: 2025-05-06 02:02:28

诗句

不随晴野尽,独向深松积。

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28

松下雪

原文展示: 不随晴野尽,独向深松积。
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

白话文翻译: 雪花不随晴朗的野外而消失,而是独自在深深的松林中积累。
落日的余晖映照在寒冷的雪上,反而更显得这份幽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随:不跟随。
  • 晴野:指晴朗的野外。
  • 深松:深厚的松树林。
  • 落照:夕阳的余晖。
  • 寒光:寒冷的光辉。
  • 幽寂:幽静和寂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松”常与高洁、坚韧的品格相联系,古人常用松树来象征高风亮节的品格。诗中描绘的雪和松结合,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长,号秋水,晚号青溪居士。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松下雪》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文化昌盛之时。作者常在自然中寻求灵感,诗中描写的松林和雪景,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追求。


诗歌鉴赏

《松下雪》是一首通过描绘雪与松树相映成趣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受。诗的开头以“不随晴野尽”引入,强调了雪的孤独与独特,表明在广阔的晴空下,雪并不随之消逝,而是选择在松林中积蓄,给人一种执着和高洁的感觉。这种意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观察与思考。

接下来的“落照入寒光”,则通过夕阳的余晖与寒冷的雪光形成对比,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余晖的映照不仅让雪的洁白更加显著,也使得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幽静,勾勒出一种深邃的意境。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随晴野尽:开篇即表明雪不随晴朗的天气而消逝,暗示雪的独特存在。
  2. 独向深松积:雪选择在深松中积累,表现了雪的孤独和松林的深邃。
  3. 落照入寒光: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雪上,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4. 偏能伴幽寂:虽然环境寒冷,却更能衬托出雪的幽静,表达了对静谧时光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晴野与松林的对比,突显雪的独特性。
  • 意象:雪、松、落照,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诗人的情感。
  • 拟人:雪的孤独和松林的深沉,给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与松树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幽静环境中获得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洁、孤独与宁静。
  2. :象征坚韧、高洁与长青。
  3. 落照: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深松”指的是哪种树木?
    A. 榕树
    B. 松树
    C. 柳树
    D. 桃树

  2. “不随晴野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随波逐流
    B. 坚持独立
    C. 无法消逝
    D. 自然循环

  3. 诗中的“寒光”主要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光
    B. 月光
    C. 雪的光辉
    D. 星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雪中行》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与司空曙的《松下雪》,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前者强调山的高远与人的渺小,后者则通过雪与松的结合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冬日出郊二首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题王亦颜清心阁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题许公寨驿 和荀晋仲题法隆韵 好事近(程继诚生日) 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 宿吉祥寺赠应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肉 窃弄 反犬旁的字 束手束脚 习狎 璇霄丹阙 东抄西袭 卝字旁的字 闻噎废食 杯圈之思 示字旁的字 鑩炉 士字旁的字 昏天黑地 包含仪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