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浮屠》

时间: 2025-05-05 07:29:49

诗句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9:49

原文展示:

九日登浮屠
作者: 顾禧 〔宋代〕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座高达百尺的浮屠上,远离尘世的花香,一眼望去,霜林的暮色恰到好处。
我在这里高傲地啸叫,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走路的时候为什么非得跟随他人呢?
参军的帽子掉落,嘲笑又有谁能理解,残草成了我的坐垫。
我却羡慕东篱的陶渊明,菊花依旧插在碧纱巾上。


注释:

  • 浮屠: 高塔,这里指佛塔,象征高远和超脱。
  • 百尺: 指塔的高大,象征了诗人远离尘世的豪情。
  • 霜林: 秋天的树林,象征清冷与宁静。
  • 啸傲: 自然地高傲,表现诗人对世俗的蔑视。
  • 东篱: 指陶渊明的东篱,代表隐逸生活。
  • 碧纱巾: 形容陶渊明的闲适,表现他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禧,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诗人在浮屠上登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九日登浮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的开头以“浮屠百尺绝花尘”开场,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超然的境界,诗人通过高耸的浮屠,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接下来的“霜林暮色匀”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霜林的静谧与清冷,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诗人此时的内心宁静。通过“啸傲自然能远俗”,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被世俗牵绊的豪情,也传达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步趋何必不随人”则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礼法的反叛,表明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坚定态度。接下来的“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显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嘲讽,残草作为坐垫,体现了他对物质的冷漠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则是诗人向往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与前文的对比,既有对世俗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屠百尺绝花尘: 诗人登上高耸的浮屠,远离了尘世的花香,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
  2. 一望霜林暮色匀: 一眼望去,霜林的颜色均匀,描绘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3. 啸傲自然能远俗: 诗人在自然中高傲地啸叫,表明他能远离世俗的喧嚣。
  4. 步趋何必不随人: 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强调自我选择的独立。
  5. 参军帽落嘲谁解: 参军的帽子落下,嘲笑那些不理解他选择的人。
  6. 残草作茵: 坐在残草上,表现出对物质的漠视,强调心灵的自由。
  7. 却羡东篱陶处士: 对陶渊明的向往,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8. 菊花犹插碧纱巾: 说明陶渊明在自然中的闲适与自在,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 “残草作茵”用草作坐垫,比喻诗人对物质的超然。
  • 对仗: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高处的俯瞰,诗人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超然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浮屠: 象征超脱与宁静。
  2. 霜林: 代表秋天的静谧与清冷,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3. 东篱: 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
  4. 菊花: 代表高洁与独立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屠百尺绝花尘”意指什么?

    • A. 高耸的塔远离尘世
    • B. 一种花香
    • C. 诗人心情
  2. 诗人对陶渊明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羡慕
    • C. 无所谓
  3. “啸傲自然能远俗”中“啸傲”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自卑
    • B. 高傲
    • C. 痛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与乐趣。
  • 李白《庐山谣》: 同样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顾禧与陶渊明: 顾禧在《九日登浮屠》中通过高耸的浮屠表达对世俗的超脱,而陶渊明则通过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二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收录了众多宋代诗人的作品,供学习与比较。
  • 《古诗词鉴赏》: 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暮春偕蘅圃从白下归,约里门诸子汎舟峡石分赋 念奴娇 黄浦月夜 念奴娇 念奴娇 用平声叶石林体,题松梅,丁夘小寒,值时宪,戊辰初月 念奴娇 其八 赠孙无言还黄山 念奴娇 春草,寄碧梧姊 念奴娇 念奴娇 天津留别香禅 念奴娇 将发金陵前一夕大雪挑灯不寐填此词拟归示蘧庵桢伯云臣竹逸诸先生暨大士表兄南耕表弟 念奴娇 台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魂飞魄丧 黽字旁的字 包含逆的成语 滴开头的成语 哀牢 心平气定 靣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小老母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石砱 啸吒风云 扭捏作态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病心 善颂善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