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三绝 其三》

时间: 2025-08-12 14:43:29

诗句

雨中篱菊破轻黄,风外金橙试远香。

欲上龙山高处望,不胜秋色逼重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14:43:29

原文展示

雨中篱菊破轻黄,
风外金橙试远香。
欲上龙山高处望,
不胜秋色逼重阳。

白话文翻译

在雨中,篱笆边的菊花已经微微泛黄,
在风中,金色的橙子散发出远处的香味。
我想登上龙山的高处眺望,
却被这浓重的秋色所压迫,无法自胜。

注释

字词注释: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
  • 轻黄:微微泛黄,指菊花的颜色。
  • 金橙:金色的橙子,指秋季成熟的橙子。
  • 远香:远处飘来的香味。
  • 龙山:可能指某个地名,山高且视野开阔。
  • 逼重阳:重阳节接近,秋色浓烈。

典故解析:

  • 重阳: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象征着长寿。诗中提到的重阳暗示了时节的变化和人们对秋天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正,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描绘山水景色和时节变换。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前夕,作者在秋雨中观赏自然景色,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秋天美景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三绝 其三》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息与氛围。开篇以“雨中篱菊破轻黄”引入,展现了秋雨中菊花的清新与淡淡的黄,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风外金橙试远香”,金色的橙子在秋风中散发出香气,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色彩,也让人感受到秋季丰收的喜悦。

而后,诗人表达了“欲上龙山高处望”的愿望,想要从高处俯瞰秋色的壮丽。然而,“不胜秋色逼重阳”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沉重,仿佛秋色的浓烈让人感到压迫,体现了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感慨。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对景的描绘中,更加深化了内心的感受,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中篱菊破轻黄:描绘了秋雨中菊花的状态,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 风外金橙试远香:金橙的香气在秋风中飘荡,营造出丰收的氛围。
  • 欲上龙山高处望:表达了诗人想要去更高的地方欣赏秋色的愿望。
  • 不胜秋色逼重阳:秋色的浓烈让人感到压迫,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与秋天的氛围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试远香”,赋予金橙一种主动的特性,使景物更有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菊: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美丽。
  • 金橙:象征丰收与季节的变化。
  • 龙山:象征高远与追求,代表着诗人希望超越现实的愿望。
  • 重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橙”代表什么? A. 冬季的水果
    B. 秋季的丰收
    C. 春季的花朵
    答案:B

  2. “欲上龙山高处望”中“龙山”象征什么? A. 低洼之地
    B. 高远的追求
    C. 静谧的湖泊
    答案:B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述春天
    B.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赞美冬雪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述秋天景色,蕴含哲理。

诗词对比:

  • 岳正的《九日三绝 其三》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写到了秋天的景色,但岳正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杜甫则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临江仙(和陈景卫忆梅) 临江仙十二首 其五 临江仙外祖寿筵上见女兄染发有感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二 申江署中题麻姑献酒图,为丁夫人初度 临江仙·秦中怀古 临江仙 其四 忆丹霞之游,和澹归师寄赠韵 临江仙 初到南泉 临江仙 旧历十月十六夜宿静宁看月 临江仙 送君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吏人 五内俱崩 斗字旁的字 甘奇 衰变 道傍苦李 反结尾的成语 海螺 曰字旁的字 短裤党 小户人家 英姿焕发 黑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一面之辞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