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时间: 2025-05-01 14:42:43

诗句

冷雨笼晨,凄风催晚,杜鹃哀怨黄莺懒。

蛛丝柳絮总轻狂,可怜春去无人管。

碧草连天,青山遮眼,侧身四望肠千断。

愁如溪水暂时平,雨声一夜依然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2:43

原文展示:

冷雨笼晨,凄风催晚,
杜鹃哀怨黄莺懒。
蛛丝柳絮总轻狂,
可怜春去无人管。
碧草连天,青山遮眼,
侧身四望肠千断。
愁如溪水暂时平,
雨声一夜依然满。


白话文翻译:

在冷雨中笼罩的清晨,凄冷的风催促着黄昏,
杜鹃在悲哀中啼叫,而黄莺却显得懒散。
蛛丝和柳絮在空中轻盈舞动,
可怜春天已去,却无人来关心。
碧绿的草地连绵至天际,青山遮挡了视线,
我侧身四望,内心如同千刀万剐。
愁苦像溪水一般暂时平静,
而雨声整夜不断,依旧充满了我的耳畔。


注释:

  • 冷雨笼晨:指寒冷的雨水笼罩着清晨的景象。
  • 凄风催晚:凄冷的风催促着夜晚的降临。
  • 杜鹃哀怨:杜鹃鸟以悲伤的叫声表达哀怨。
  • 黄莺懒:黄莺似乎懒得鸣唱,表现出一种消沉的情绪。
  • 蛛丝柳絮总轻狂:形容春天的景象轻盈而狂放。
  • 可怜春去无人管:感叹春天已经过去,却没有人来关注它的离去。
  • 碧草连天:形容草地的颜色绿得无边无际。
  • 青山遮眼:青山挡住了视线,给人一种闭塞感。
  • 侧身四望:侧身环顾四周,内心感到无比愁苦。
  • 愁如溪水暂时平:忧愁像溪水一样表面平静,实际上暗流汹涌。
  • 雨声一夜依然满:雨声整夜不绝,充满了耳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景星,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刘基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以词、曲、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后世称他为“刘伯温”。

创作背景:这首《踏莎行》创作于元代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感慨的词,诗人在冷雨和凄风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开篇以“冷雨笼晨,凄风催晚”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仿佛自然界也在为诗人的愁苦而哀悼。紧接着,杜鹃的哀怨和黄莺的懒散,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沉重。

“蛛丝柳絮总轻狂,可怜春去无人管。”这两句揭示了春天的美好与无情的离去。春天本应是欢快的,而如今却无人问津,显得格外凄凉。接下来的“碧草连天,青山遮眼”则描绘了一幅美丽却又让人感到压迫的自然画面,诗人内心的愁苦在此刻愈发明显。

最后两句“愁如溪水暂时平,雨声一夜依然满。”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愁苦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内心却如暴风雨般汹涌,雨声则象征着无尽的忧虑与思念。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冷雨笼晨”——描绘清晨的寒冷雨水,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2. “凄风催晚”——凄冷的风加速黄昏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3. “杜鹃哀怨黄莺懒”——杜鹃鸟的哀怨声和黄莺的懒散对比,突显春天的悲凉。
  4. “蛛丝柳絮总轻狂”——春天的轻盈景象与忧伤形成对照,表现春天的短暂。
  5. “可怜春去无人管”——对春天的惋惜与孤独,突显时间的无情。
  6. “碧草连天,青山遮眼”——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强烈对比。
  7. “侧身四望肠千断”——侧身四望,内心的愁苦如千刀万剐。
  8. “愁如溪水暂时平”——愁苦表面上平静,暗流汹涌,反映内心的挣扎。
  9. “雨声一夜依然满”——雨声如同内心的忧虑,无尽地充满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杜鹃哀怨”,将鸟的叫声与人类情感结合。
  • 对仗:如“碧草连天,青山遮眼”,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愁苦比作溪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内心的波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冷雨:象征着忧伤和孤独的情感。
  2. 凄风: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3. 杜鹃: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传达出悲伤的情绪。
  4. 黄莺:象征春天的欢快,但此处却显得无精打采。
  5. 碧草:代表自然美好,同时也暗示生命的短暂。
  6. 青山:象征着坚固与永恒,但此时却成为诗人心中的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苏轼

  2. “杜鹃哀怨黄莺懒”中,杜鹃的叫声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悲伤
    C. 忍耐
    D. 振奋

  3. 诗中“碧草连天”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
    C. 诗人的愁苦
    D. 社会的安定

答案

  1. C. 刘基
  2. B. 悲伤
  3. C. 诗人的愁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春望》 —— 杜甫
  3.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忧虑。
  • 《静夜思》:通过夜晚的静谧描绘思乡之情,情感细腻而深邃。

这些作品在主题上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赏析》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4. 《刘基研究》

通过对这首《踏莎行》的深入分析和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还能在实际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紫骝马寄朱士正 紫骝马效杨伯谦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亅字旁的字 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双身子 辰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鬃帽 七支八搭 君迁 强扭的瓜不甜 沈诗任笔 清波 鳏寡惸独 龍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烟娥 革刚则裂 包含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