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2:43
冷雨笼晨,凄风催晚,
杜鹃哀怨黄莺懒。
蛛丝柳絮总轻狂,
可怜春去无人管。
碧草连天,青山遮眼,
侧身四望肠千断。
愁如溪水暂时平,
雨声一夜依然满。
在冷雨中笼罩的清晨,凄冷的风催促着黄昏,
杜鹃在悲哀中啼叫,而黄莺却显得懒散。
蛛丝和柳絮在空中轻盈舞动,
可怜春天已去,却无人来关心。
碧绿的草地连绵至天际,青山遮挡了视线,
我侧身四望,内心如同千刀万剐。
愁苦像溪水一般暂时平静,
而雨声整夜不断,依旧充满了我的耳畔。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景星,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刘基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以词、曲、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后世称他为“刘伯温”。
创作背景:这首《踏莎行》创作于元代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感慨的词,诗人在冷雨和凄风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开篇以“冷雨笼晨,凄风催晚”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仿佛自然界也在为诗人的愁苦而哀悼。紧接着,杜鹃的哀怨和黄莺的懒散,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沉重。
“蛛丝柳絮总轻狂,可怜春去无人管。”这两句揭示了春天的美好与无情的离去。春天本应是欢快的,而如今却无人问津,显得格外凄凉。接下来的“碧草连天,青山遮眼”则描绘了一幅美丽却又让人感到压迫的自然画面,诗人内心的愁苦在此刻愈发明显。
最后两句“愁如溪水暂时平,雨声一夜依然满。”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愁苦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内心却如暴风雨般汹涌,雨声则象征着无尽的忧虑与思念。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苏轼
“杜鹃哀怨黄莺懒”中,杜鹃的叫声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悲伤
C. 忍耐
D. 振奋
诗中“碧草连天”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
C. 诗人的愁苦
D. 社会的安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在主题上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却各具特色。
通过对这首《踏莎行》的深入分析和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还能在实际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