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

时间: 2025-05-01 01:54:28

诗句

去年见雁思乡里,今岁还乡雁不来。

此地凄凉逢九日,何时清切睹三台。

莞茅夜冷蛩螀急,禾黍秋空鸟雀哀。

辟难无劳效桓景,巢居随处压崔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4:28

原文展示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
作者: 刘基

去年见雁思乡里,
今岁还乡雁不来。
此地凄凉逢九日,
何时清切睹三台。
莞茅夜冷蛩螀急,
禾黍秋空鸟雀哀。
辟难无劳效桓景,
巢居随处压崔嵬。

白话文翻译

去年看到大雁飞过,想念家乡;今年回到故乡,却不见大雁来。这个地方在重阳节时十分凄凉,何时才能清晰地看到三台星?夜晚的芦苇冷得发抖,秋天的天空中,鸟儿们悲鸣哀叫。面对艰难困苦,不必效仿桓景的隐居;四处栖息的生活,随处都有崔嵬的高山。

注释

  • 见雁:指看到大雁,象征思乡。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三台:天上三台星,象征高远之地。
  • 莞茅:指芦苇,象征秋天的冷清。
  • 蛩螀:指秋虫,夜晚鸣叫。
  • 禾黍:指稻谷和黍米,象征丰收与秋意。
  • 辟难:面对艰难困苦。
  • 桓景:指桓景的隐居,桓景是东汉时期的人,因不满时政而隐居。
  • 崔嵬:高耸的山峰,象征压迫与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叔华,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是明初的重要人物之一,曾为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基的诗歌风格典雅,常以悲愤、怀古等主题见称,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合当时国家动荡、个人处境的困顿,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凄凉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开头两句以“雁”作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正如大雁的迁徙与季节的更替,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接着,重阳节的到来令诗人感受到一丝凄凉,诗中“此地凄凉逢九日”的描写,增添了节日的孤寂感与沉重感。

“莞茅夜冷蛩螀急”描写了秋夜的寒冷与虫鸣,揭示了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脆弱;而“禾黍秋空鸟雀哀”则通过鸟雀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面对困苦时的无奈和无助,诗人不愿意效仿桓景的隐居,而是感受到生活的压迫,尽管处境艰难,却依然选择面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思,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见雁思乡里:去年见到大雁飞过,触动了思乡之情。
  • 今岁还乡雁不来:今年回到故乡,却发现大雁没有来,暗示孤独。
  • 此地凄凉逢九日:在这个地方,重阳节显得特别凄凉。
  • 何时清切睹三台:希望能在何时看到高远的三台星,象征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 莞茅夜冷蛩螀急:夜晚的芦苇冷得发抖,虫鸣声急促,描绘秋夜的冷清。
  • 禾黍秋空鸟雀哀:秋天的空中,鸟儿哀鸣,表达一种悲伤的情绪。
  • 辟难无劳效桓景:面对困境,没必要效仿桓景的隐居选择,传达出一种无奈。
  • 巢居随处压崔嵬:居住的地方随处都是高耸的山峰,象征着生活的压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雀的哀鸣比作人生的无奈,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将“莞茅夜冷”赋予生命,增强了自然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形成了对比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充满了悲伤与孤独,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雁:象征思乡与迁徙,代表着时间流逝。
  •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着孤独与岁月。
  • 三台星:象征美好的未来与理想。
  • 蛩螀: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禾黍:象征丰收与成熟,也隐含着秋天的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 D. 春节
  2. “何时清切睹三台”中的“三台”指代什么?

    • A. 三座高山
    • B. 三颗星星
    • C. 三个朋友
    • D. 三个地方
  3. 诗人提到的“蛩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虫
    • C. 一种花
    • D. 一种草

答案

  1. C. 重阳节
  2. B. 三颗星星
  3. B. 一种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加豪放、奔放。
  • 杜甫《月夜忆舍弟》:侧重于亲情与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表达思乡情感和人生感悟时,所采用的风格和情感基调的不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次夕,觞客湖上,赋葛仙事)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书壁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 谢诸寓贵载酒 记箕山商野事一首 又三首 题吕广文春秋易传大圭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赞拜不名 枪烟炮雨 放刁把滥 诩扬 悲欢离合 记会 牙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包含衡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烦言碎语 赎锾 临阵磨刀 旦种暮成 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