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5:30
作者: 刘基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成败由天众所知,乌江拔剑更何疑。
谁言碧海剸蛟手,也学临春井底儿。
成败的事情都是天意所决定的,乌江之畔的拔剑自杀又何必怀疑呢?
谁说碧海之中能剿灭蛟龙的手法,也不过是像在春天的井底捞水一般。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山,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明初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中都有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以其诗词才华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基游历苏州之际,反映了他对成败得失的思考,结合历史典故,表现出个人对命运的感慨与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历史和自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提到“成败由天”,暗示人生的许多成败往往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而是受命运的影响。接着提到乌江拔剑,引用了项羽自刎的历史典故,展示出一种悲壮的无奈感,表明即使是力图改变命运的人,也难逃天命的安排。
后两句则通过“碧海”和“井底”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广阔的未来和无限的可能,后者则代表了狭隘的视野和受限的选择。这种对比不仅引导读者去思考个人的局限性,还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整体上,诗中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乌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诗中“碧海”与“井底”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