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芜湖来佛亭访任松生即赠》

时间: 2025-05-04 06:08:21

诗句

冒雨来湖上,寻君此一过。

水声当枕起,山色到门多。

旅食近无恙,飘萍终奈何?

有家归未得,空叹鬓毛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21

原文展示:

冒雨来湖上,寻君此一过。
水声当枕起,山色到门多。
旅食近无恙,飘萍终奈何?
有家归未得,空叹鬓毛皤。

白话文翻译:

我冒雨来到湖边,专门来探望你,正好在这里经过。
湖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山色映入眼帘,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旅途中饮食尚算无恙,但漂泊不定的生活终究让我无奈。
虽然有家可归,却始终未能回去,只能空叹白发渐生。

注释:

  • 冒雨:在雨中,形容风雨交加的天气。
  • 湖上:指的是芜湖的湖边。
  • 水声:湖水流动的声音,常用以形容宁静的氛围。
  • 山色:山的颜色和景色,展现自然的美。
  • 旅食:旅途中的饮食,暗指生活状态。
  • 飘萍:比喻漂泊无依的状态。
  • 鬓毛皤:指的是鬓角的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有家归未得”可以引申至古代游子的心情,表达对于家的思念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学濂(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作品中常融入自然山水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风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高学濂访友途中,恰逢雨天,心生感慨。在对友人的思念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景和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以“冒雨来湖上,寻君此一过”直接表达了诗人此行的目的,雨天的描述则为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气息。接下来的“水声当枕起,山色到门多”描绘了湖边的自然美景,在宁静的水声与壮丽的山色中,诗人似乎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慰藉。然而,转入“旅食近无恙,飘萍终奈何”后,诗人又反思自己漂泊的生活,虽然饮食无恙,却难掩心灵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有家归未得,空叹鬓毛皤”则点出主题,抒发了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和无奈。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冒雨来湖上”,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冒雨而来的决心和对友人的牵挂。
  • 第二句:“水声当枕起,山色到门多”,通过水声和山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 第三句:“旅食近无恙”,虽然生活尚可,却暗含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第四句:“有家归未得”,反映出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结合“空叹鬓毛皤”,更显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对比:湖水的宁静与诗人心中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水声如同伴侣,耳边响起,增添了情感的寄托。
  • 象征:飘萍象征着漂泊无依的生活,鬓毛皤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 水声:象征着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 山色:代表大自然的美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 飘萍:象征着漂泊无依的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为何冒雨来湖上? A. 游玩
    B. 探望朋友
    C. 旅游
    D. 访客

  2. “飘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家庭
    B. 漂泊
    C. 友谊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高学濂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感受。王维的诗着重于对自然的赞美,而高学濂则更侧重于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学濂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王维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墨歌寄林明叔 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 寒食日花宴 圆坛午龛行事 三五七言 望江南 山中喜得友生书 雪后祈晴 不寐 送以行往平山省外父母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一物一制 断根绝种 聿字旁的字 包含韵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薄命佳人 包含羊的词语有哪些 局高天,蹐厚地 火剂 华鲸 茔竪 乛字旁的字 刿心鉥目 齿字旁的字 发号出令 演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