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4:22
大王峰
作者:陈普 〔宋代〕
统摄群峰占水湄,
长如翼德断桥时。
恶声联断仙灵耳,
赤帻空汗百世师。
这首诗描绘了大王峰的壮丽景色,群峰环绕,水边的景色如同一幅画卷。它的形状长得像古代的名将翼德(关羽),在断桥的时刻显得尤其突出。诗中提到的“恶声”可能是指外界的不和谐音,打断了与仙灵沟通的宁静。最后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百世师(古代贤者)的崇敬,尽管身心疲惫,却依然在追求智慧与理想。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大王峰的描绘,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大王峰》以其雄伟的山峰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群峰的宏伟与壮丽,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长如翼德”这一比喻,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结合,展现出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崇敬。同时,诗中提到的“恶声”与“仙灵耳”的对比,突显了人世间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一句“赤帻空汗百世师”则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与对先贤的尊重,尽管历经磨难,依然不忘初心。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长如翼德”)、拟人(“统摄群峰”)、对仗(“恶声联断仙灵耳”)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大王峰的壮丽与对智慧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长如翼德”中的“翼德”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恶声”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赤帻”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普的《大王峰》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山水的壮美,但陈普更侧重于人与历史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