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孟子·赤子之心》

时间: 2025-05-01 01:44:52

诗句

真淳未凿本诸天,饮食啼号所性然。

情欲不生无外诱,圣人之质自浑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4:52

原文展示

孟子·赤子之心
作者: 陈普 〔宋代〕

真淳未凿本诸天,
饮食啼号所性然。
情欲不生无外诱,
圣人之质自浑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种纯真无邪的心灵状态。诗中提到人的本性是自然的、未经雕琢的,宛如清澈的天空;人之所以有饮食、哭号等生理需求,乃是与生俱来的本性所致。情感欲望的滋生并非外界诱惑的结果,圣人的本质是完全而纯粹的。

注释

  • 真淳:指人的本性是纯真、淳朴的状态。
  • 未凿:未经过雕琢、加工,指自然的状态。
  • 饮食啼号:饮食和哭号,指生活中基本的生理需求和情感表达。
  • 情欲:指情感和欲望。
  • 外诱:外界的诱惑或影响。
  • 圣人之质:指圣人所具备的内在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学识渊博,诗风清新自然,融汇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和本质的思考,表达了对纯真赤子之心的推崇。在宋代,儒家思想盛行,强调人性本善,诗中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再现。

诗歌鉴赏

《赤子之心》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与纯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纯粹的向往。诗的开篇以“真淳未凿”引入,强调人性在未受外界污染时的清澈。接着,诗人通过“饮食啼号”的描写,指出人的自然需求是一种本能,而非外界的诱惑所致。整首诗流畅而富有哲理,展现了陈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当今时代,诗中的赤子之心显得尤为珍贵。我们常常被外界的繁华和诱惑所迷惑,失去了对简单、纯真的追求。诗人通过此作提醒读者,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诚,才是生活的真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真淳未凿本诸天:人的本性是真实而淳朴的,犹如未被雕琢的天然状态。
    • 饮食啼号所性然: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和情感反应是天生的,自然的。
    • 情欲不生无外诱:情感和欲望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外界的引诱。
    • 圣人之质自浑全:圣人的本质是完美而完整的,内心自有其浑然天成的秩序。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性比作未雕琢的石头,强调自然状态的美好。
    • 排比:在描述人性时,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强调保持内心的纯真和自然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天”:象征着纯净与广阔,暗示人性的天真无邪。
  • “饮食啼号”:代表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反映生命的本质。
  • “情欲”:象征人类情感的复杂性,警示人们对外界诱惑的警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指的“赤子之心”主要强调什么?

    • A. 追求财富
    • B. 保持纯真
    • C. 追求名利
  2. 诗中“饮食啼号所性然”意指:

    • A. 生活的必需
    • B. 文化的影响
    • C. 外界的诱惑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人性本恶
    • B. 人性本善
    • C. 人性复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探讨人性与道德的经典作品。
  • 《庄子》: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赤子之心》更侧重于内心的纯真与自然,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豪放与人生的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 《孟子注释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东溪杜野人致酒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上苔 酬卢十一过宿 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送宋征君让官还山 沭阳古渡作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鲠言 万壑争流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素纨 包含析的词语有哪些 金玉其质 辰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弦无虚发 集腋成裘 梯梁 亠字旁的字 征采 养卫 示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包含伍的成语 犬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