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2:19
鸣蛙恰恰地底鸣,
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须水活,
龙骨车翻蛙不惊。
在池固合忧涸鲋,
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怜强聒将何为,
到底官私不关汝。
青蛙在池塘底下悠然地鸣叫,
池水清澈,水草生机盎然。
稻田正因缺水而枯萎,
龙骨车翻动,青蛙却毫不惊慌。
在池塘里难免忧虑干涸的鲜鱼,
吹奏乐曲并不妨碍明月的舞步。
可怜那强烈的鸣叫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无论官府还是私事都与你无关。
诗中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龙骨车”是古代农具的象征,反映出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而“明月”则常用来喻指美好、宁静的夜晚与诗意的生活。
岳珂,字子敬,号东篱,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后归隐田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观物四首·蛙》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诗人在繁忙的官场与宁静的田园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与人世的无奈,试图通过描写青蛙的鸣叫,反映出内心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青蛙在池塘中悠然自得的鸣叫,展现了一种自然的生命力与宁静的生活状态。开篇以“鸣蛙恰恰地底鸣”引入,音韵和谐,生动地描绘出青蛙的叫声,给人以耳边回响之感。接着“池泉深澈池草青”,通过清澈的水和茂盛的水草,描绘出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秧田正枯须水活,龙骨车翻蛙不惊”中,诗人通过描写农田的枯萎与农作的忙碌,表达出对自然和人间事务的思考。尽管周围环境变化,青蛙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毫不在意,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在池固合忧涸鲋,鼓吹未妨明月步”句,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暗示即使有忧虑,也不妨碍生活的美好与安宁。而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思考,表示无论是官场还是私事,青蛙的鸣叫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仿佛在强调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自在。
全诗通过青蛙的鸣叫,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中“鸣蛙”的意象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骨车”是指什么?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