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来上人归宣城兼柬太守孙学士》

时间: 2025-07-28 15:47:35

诗句

李白不厌昭亭山,看尽飞鸟云独闲。

我今相送一怀想,想在谢公窗户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47:35

原文展示:

来上人归宣城兼柬太守孙学士
梅尧臣

李白不厌昭亭山,看尽飞鸟云独闲。
我今相送一怀想,想在谢公窗户间。

白话文翻译:

李白对昭亭山从不厌倦,他看尽了飞鸟和云彩,独自享受那份闲适。我今天送别你,满怀思念,想念的正是谢公的窗户间。

注释: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个性洒脱,热爱山水,常游历于名山大川。
  • 昭亭山:山名,因其景色秀丽而著称,常被文人所吟咏。
  • 飞鸟云:指自然景象,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曾在谢家居住,风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清白,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梅尧臣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眷恋,采用了李白的形象,强调了独立和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梅尧臣在诗中借用李白的形象,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提到李白对昭亭山的喜爱,暗示了山水诗的传统和自然之美的永恒吸引力。接下来的“看尽飞鸟云独闲”则描绘了李白的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送别对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友人的深切感怀。通过“想在谢公窗户间”,诗人将思念与谢公的雅致生活联系在一起,既是对友人的寄托,也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融,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情感,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李白不厌昭亭山:表达了李白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昭亭山成为他精神寄托的象征。
  • 看尽飞鸟云独闲:通过“飞鸟”和“云”展现自然的悠闲与自由,表明李白的生活态度。
  • 我今相送一怀想:诗人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思念。
  • 想在谢公窗户间:将思念转化为对谢公居所的向往,体现了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自然与友谊展开,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眷恋,思念情感贯穿始终。

意象分析:

  • 昭亭山:象征自由与美丽的自然,代表诗人内心的向往。
  • 飞鸟云:象征自由与闲适,反映了诗人渴望脱离尘世烦恼的心境。
  • 谢公窗户:象征着理想生活与高雅情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2. 诗中提到的“昭亭山”代表什么?
    A. 悲伤
    B. 自由与美丽
    C. 繁忙

  3. “我今相送一怀想”中的“怀想”是什么意思?
    A. 祝愿
    B. 思念
    C. 忘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赠友人》- 杜甫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王维的山水诗比较,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而梅尧臣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春慢 忆梅有序 探春令 探春令 探春慢 花魂 探春慢 鸟梦 探春慢 疏雨敲窗斜风侵袂春光过半花信较迟按谱填词以代羯鼓 探春 壬子仲春晴日,郊外小游,月馀不出,不知春便如许也 探春有感二首 其一 探春 探春慢 答淮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缓坡 吾谁与归 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包含次的成语 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百川朝海 彑字旁的字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马字旁的字 晓奏 烂醉如泥 盛德遗范 香肌玉体 旷误 开揭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