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5:00
送韩持正寺丞知余姚
梅尧臣
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
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
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
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
送别韩持正,前往余姚任职。
你的家有两位堂兄,都是吴越的官员。
钱塘江和萧山的治安,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
鱼和虾并不厌烦腥味,渔网和捕捞全靠人来使用。
今天阳光明媚,姚江水深,县里的鼓声在早晨如浪翻海。
诗中提到的“吴越宰”是指这两个地方的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关注。“钱唐与萧山”则是历史名地,代表了富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姚江是著名的水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环境,承载着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梅尧臣的诗常常流露出对人情、自然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为朋友韩持正即将赴余姚任职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许,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提到“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不仅介绍了朋友的家世,还通过家族背景展示了社会关系的紧密。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钱塘江和萧山的描述,展现了这两地的美丽与繁荣,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自豪感。
“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隐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最后一句“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祝福,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家”指的是谁的家?
A. 诗人的家
B. 韩持正的家
C. 梅尧臣的朋友的家
诗中提到的“鱼虾莫厌腥”意味着什么?
A. 鱼虾不喜欢腥味
B. 鱼虾自然生长
C. 鱼虾被人捕捞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雨天的姚江
B. 天晴的姚江
C. 黑夜中的姚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在送别情感上的异同。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景与情的结合,而梅尧臣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