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4:14
庆春宫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焚线删微,玉杯繁露,素王改制空言。
柱折天倾,尧囚舜死,小臣孤愤沉冤。
遁思浮海,九州外,聊驰壮观。
归来犹健,柴市魂招,衣带痕殷。
尧年老鹤惊寒,沾洒觚棱,清泪如铅。
铜狄摩挲,神州无恙,拊心望帝啼鹃。
故都耆旧,问几辈灵光尚完。
章门携手,惭负秋期,犹滞江关。
全诗翻译:
焚香线微弱,玉杯盛满露水,素王的改制不过是空话。
支柱折断,天也倾斜,尧被囚禁,舜也死去,小臣独自愤懑,沉冤无法伸张。
逃避的思绪浮游在海上,远离九州,聊以欣赏壮丽的景观。
归来时仍然健壮,柴市的魂魄被召唤,衣带痕迹显得深重。
尧年已老,鹤在寒冷中惊恐,清泪如铅般沉重地洒落在觚棱上。
铜狄轻抚,神州安好,心中惦念着帝王的啼哭与悲哀。
故都的耆旧,问问几代人的灵光是否依旧完好。
章门相携,羞愧于秋期的负担,仍旧滞留在江关。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达对政治的关切与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庆春宫》写于清代,时局动荡,政治腐败,诗人以古人尧舜的悲剧感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状。
《庆春宫》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代明君尧舜的追忆,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开篇便用“焚线删微”描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在焚香祈祷,然而转而描述“素王改制空言”,揭示出政治的虚伪。
诗的中段“尧囚舜死”更是直指历史上的悲剧,诗人以此暗喻当下的困境,表现出小臣们的孤独与无奈。“归来犹健”与“衣带痕殷”的对比,展示了心灵与身体的矛盾,表明即使经历磨难,仍希望能有所作为。最后,诗人用“拊心望帝啼鹃”表达对故都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情感交织,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条理,情感上层层递进,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古代明君的追忆,表现出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深切批判,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故都的思念,传达出历史的沉痛与个人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尧囚舜死”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泪如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庆春宫》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沉痛,后者则强调现实的悲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分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