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

时间: 2025-05-07 08:36:54

诗句

郁郁松楸荫墓田,怆怀往事泪潸然。

请缨慷慨终童志,赋鵩沉沦贾傅年。

钩党竟成三字狱,招魂欲叩九重天。

孤忠未返辽东鹤,俎豆聊分江夏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6:54

原文展示:

郁郁松楸荫墓田,怆怀往事泪潸然。
请缨慷慨终童志,赋鵩沉沦贾傅年。
钩党竟成三字狱,招魂欲叩九重天。
孤忠未返辽东鹤,俎豆聊分江夏贤。

白话文翻译:

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楸树为墓地遮荫,回忆往事让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追忆那时的豪情壮志,赋诗却如同沉沦的贾傅那样无奈。
钩党之事竟然酿成了三字狱的悲剧,想要招魂却无缘叩响九重天。
孤独的忠诚如同未归的辽东鹤,祭品只能和江夏的贤士们分享。

注释:

  •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作墓地的植被。
  • 怆怀:伤感怀念。
  • 请缨:请缨,是古代士人求取官职、展示才华的做法。
  • 赋鵩:赋诗,但“鵩”字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指代贾傅。
  • 贾傅:指东汉的文学家贾谊,因被贬而沉沦。
  • 钩党:指汉朝的钩党之事。
  • 三字狱:指因“钩党”事件引发的政治迫害。
  • 招魂:想要召唤死者的灵魂。
  • 辽东鹤:象征未能归来的忠臣。
  • 俎豆:指古代祭祀的祭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佟世临(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闻名。他的诗歌多以抒情与历史感为主,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统治下的动荡与变革期。诗人怀念先王,表达对历史的追思和对忠诚的渴望,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忠诚的追忆。首句“郁郁松楸荫墓田”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凄清的氛围;接着“怆怀往事泪潸然”更是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伤。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怀旧引向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自己理想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贾傅和钩党等历史典故,深刻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用“招魂欲叩九重天”的意象,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理想的渴望,同时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凉。最后,孤忠未返的辽东鹤,象征着那些未能实现理想的忠臣,带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郁郁松楸荫墓田”:描写墓地的景象,松树和楸树茂密,形成了阴影,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2. “怆怀往事泪潸然”: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和伤感,泪水不自禁流下。
  3. “请缨慷慨终童志”:提到追求理想的豪情,尽管已成往事。
  4. “赋鵩沉沦贾傅年”:以贾傅的沉沦比喻自己的无奈。
  5. “钩党竟成三字狱”:历史事件的影响,深刻反映了政治的危险。
  6. “招魂欲叩九重天”:渴望与历史英雄的灵魂相会,追求理想。
  7. “孤忠未返辽东鹤”:孤独的忠诚未能归来,表现对忠臣的惋惜。
  8. “俎豆聊分江夏贤”:仅能与江夏的贤士分享祭品,象征忠贞与理想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贾傅与自身境遇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字句上有着严谨的对称,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辽东鹤象征未能归来的忠臣,富有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理想的渴望与对忠诚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对先王的拜祭,反映了对国家、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楸:象征忠诚与历史的长久。
  2. :表达人内心的悲伤与怀念。
  3. :象征理想的沉沦。
  4. 钩党:指代历史政治的复杂与危险。
  5. 孤忠:忠诚但无奈的境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钩党”事件是指哪个朝代的政治事件?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孤忠未返辽东鹤”中的“辽东鹤”象征什么?

    • A. 忠诚未归的士人
    • B. 失落的理想
    • C. 历史的影响
    • D. 自然的美
  3. 诗中提到的“贾傅”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汉朝文学家
    • B. 唐朝诗人
    • C. 明朝政治家
    • D. 宋朝书法家

答案:

  1. A. 汉代
  2. A. 忠诚未归的士人
  3. A. 汉朝文学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理想的关切。
  2. 李白的《庐山谣》:抒发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佟世临 vs. 杜甫
    • 佟世临的《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更侧重于个人的怀念与对忠诚的探讨,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强调对国家的忧虑与生存的困境。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两位诗人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不同表达和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郊行 郊行 江行 虎丘分韵得落字 涵空阁 恭谢驾自景灵宫回丞相以下皆簪花 芙蓉 绯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俏 任纵 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如花似月 知归 照见 同源异流 算结尾的成语 瓜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火星乱冒 韭字旁的字 私隶 迷魂淫魄 奋发踔厉 包含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