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06:08
鸠妇那知自不栈,树阴疏处起楼台。
可怜积木如山样,一桷何曾絮得来。
这只鸠鸟的母亲不知道自己并不栖息在树上,树荫稀疏的地方竟然搭起了楼台。可怜的是,堆积的木材像山一样厚重,然而一根木头又怎么能编织成巢呢?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鸠鸟的筑巢行为,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智慧和无奈,寓意人们在追求理想时的艰难与不易。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不易的时刻。诗人通过鸠鸟筑巢的过程,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与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首诗以鸠鸟的筑巢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智慧和无奈。开篇以“鸠妇那知自不栈”引入,设身处地地让读者感受到鸠鸟的无知与无奈。接着,诗人用“树阴疏处起楼台”描绘了鸠鸟在树荫稀疏的地方搭建巢穴的情景,体现了鸟类在自然界中为生存而进行的努力。最后两句“可怜积木如山样,一桷何曾絮得来”则通过对木材堆积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筑巢过程的艰辛与不易,传达出一种对于理想与现实不匹配的感慨。整首诗风格清新,意象生动,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揭示了生存的艰辛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选择题:诗中“鸠妇那知自不栈”的意思是:
A. 鸠鸟不知道栖息
B. 鸠鸟知道栖息
C. 鸠鸟在树上
D. 鸠鸟在地上
填空题:诗中提到“可怜积木如山样”,这里“积木”指的是____。
判断题:此诗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对/错)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与生物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特点,前者温柔细腻,后者则豪放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