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42:03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
作者:杨万里
危沙崩岸欲侵墙,
直下清江百尺强。
过了笋舆元未觉,
忽然回首冷思量。
全诗翻译:
危危的沙滩崩塌,似乎要侵入墙边,
清江直下,水深达百尺。
经过了竹笋舸,自己丝毫没有察觉,
忽然回头,心中冷静地思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笋舸”一词可联想到古代水乡的生活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庚子年正月,正值春寒时节,诗人在经过大皋渡时,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致观察与内心的思考。首句“危沙崩岸欲侵墙”生动地描绘了沙滩的危险,给人一种悬念与紧迫感,仿佛在警示人们自然的威胁。接下来的“直下清江百尺强”,则展现了清江的深邃与宽广,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力量。
“过了笋舸元未觉”,这句诗中诗人自述经过竹笋舸时没有察觉,透出一种恍惚与无奈,仿佛在暗示生活中的无常与瞬息万变。最后一句“忽然回首冷思量”,则是诗人内心的反思,带有一种哲理的深度,表达了对过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宁静中的哲理与对生命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危沙崩岸”的意思是:
A. 沙滩的危险
B. 水的深度
C. 船的形状
“过了笋舸元未觉”中的“未觉”指的是:
A. 没有看到
B. 没有意识到
C. 没有经过
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A. 轻视
B. 尊重与思考
C. 忽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都是描绘自然景象,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多地关注自然的威胁与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