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45
感兴 其一
作者: 李经述 〔清代〕
凉飙振四壁,啾啾鹤鸣悲。
宵长不能寐,百绪纷中驰。
披帷览明月,夜气清明时。
逐往事已误,警来心孰知。
空寒出古虑,懔默以自持。
凉风吹动四周的墙壁,啾啾的鹤鸣声让人感到悲伤。
漫漫长夜无法入睡,心中杂念纷纷而来。
推开帷幕,欣赏明亮的月光,夜气清新而明朗。
追寻往事,感到已经误入歧途,警觉未来却无人知晓。
空虚的寒意唤起了古老的忧虑,默默地自我克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经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受到凉风和月光的影响,产生了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人生的感悟。
《感兴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凉飙振四壁”通过形象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氛围,带给人一种萧瑟感。接着,诗人提到“啾啾鹤鸣悲”,引入了鹤鸣这一意象,鹤在古代常被视为长寿和孤独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的中间部分“宵长不能寐,百绪纷中驰”,描绘了漫长的夜晚中,心中杂念纷飞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此处的“百绪”一词,生动地表达了复杂的思绪,让读者感同身受。接下来的“披帷览明月,夜气清明时”则是对夜空明月的描写,虽然夜晚清明,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感却愈发显著。
最后两句“逐往事已误,警来心孰知”以及“空寒出古虑,懔默以自持”,表达了对往事的悔恨与对未来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意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和内心的挣扎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往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渗透出一种哲理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忧虑,引发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出现?
A. 夕阳
B. 鹤鸣
C. 彩虹
D. 雪花
诗中描述的夜晚是:
A. 热闹的
B. 漫长而孤独的
C. 美丽的
D. 明媚的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A. 忘记
B. 追忆与悔恨
C. 高兴
D.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