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庭梧玩月图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10 06:35:30

诗句

应门有子乐三余,百尺高梧学士庐。

独坐石边无底事,兴来时课数行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5:30

诗词名称: 题庭梧玩月图二首 其二

作者: 钱维桢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应门有子乐三余,
百尺高梧学士庐。
独坐石边无底事,
兴来时课数行书。


白话文翻译:

在门口有个孩子乐于玩耍,
高耸的梧桐树下是学士的住所。
我独自坐在石边,心中无所事事,
兴致来了时便写上几行字。


注释:

  • 应门:应门而出。此处指门口。
  • 乐三余:乐于玩耍,三余是指闲暇时光。
  • 百尺高梧:高大的梧桐树,象征着高洁、文雅的气质。
  • 学士庐:指学者的居所,“庐”即房舍。
  • 无底事: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显得无聊。
  • 兴来:兴致来了。
  • :写字、练习书法。

典故解析:

  • 梧桐:古代文人常以梧桐树作为象征,寓意高洁与志向。
  • 学士:是对读书人或文学家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维桢(1645-1715),字天爵,号梅溪,江苏人。清代诗人,以诗词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田园之美。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闲暇时光,诗人于庭院中独坐,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宁静。通过描绘自己与环境的互动,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闲适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庭院中独坐,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诗人在门前看到孩子的欢笑,联想到高耸的梧桐树,恍若回到了自己求学时的岁月。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带出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思考。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这种闲适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在无所事事中,偶尔兴起的书法练习,展现了文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沉思。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传达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应门有子乐三余

    • 诗人目睹门前的孩子在闲暇中玩耍,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气息。
  2. 百尺高梧学士庐

    • 高大的梧桐树下是文人居所,象征着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3. 独坐石边无底事

    • 诗人独自坐在石头旁,内心却感到无聊,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沉淀。
  4. 兴来时课数行书

    • 当兴致来临时,便写下几行字,展示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乐三余”与“学士庐”,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象征:梧桐树象征高洁的理想,孩子的欢笑象征生活的乐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艺术的陶冶,体现了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高洁与理想。
  • 孩子:象征纯真与快乐。
  • 石头:象征稳重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尺高梧”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高洁的理想
    C. 孩子的欢笑

  2. 诗人独坐石边时感到: A. 无聊
    B. 兴奋
    C.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兴来时课数行书”主要表示: A. 书法的热爱
    B. 无所事事
    C. 与人谈话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题庭梧玩月图其一》:同样是描绘庭院景象,表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 《山中答问》 - 王维:同样表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其十 南歌子 祀灶日闻爆竹声 南歌子 其一 南歌子 南歌子 袁浦观女优 南歌子平韵十四部 其一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敢作敢为 强霸 推燥居湿 鬯字旁的字 野屋 包含胰的词语有哪些 成基 以玉抵乌 固话 科律 包含檄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石崇斗奢 奇葩异卉 包含尺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