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0:05
夏日即事 其二
顾此头颅百念灰,又看日影过庭槐。
倦凭木榻学僧定,静掩蓬门为客开。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
眼前逸趣何曾少,不待山中更剪莱。
看着自己的头颅,心中百念纷纷如灰烬;又看到阳光的影子穿过庭前的槐树。
懒倚在木榻上,像学僧一样安静,静静关上蓬门,等待客人的到来。
兰花的幽香偶尔飘来一次,蝴蝶没有约定,忽然成双飞来。
眼前的逸趣何曾少过,不必等到山中再去剪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经述(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夏日的某个午后创作的,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体悟,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烦躁的释然。
《夏日即事 其二》是一首描写夏日闲适生活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顾此头颅百念灰”引入,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烦躁与困惑,接着通过观察庭前的日影,逐渐转向外部自然的宁静。这里的“日影过庭槐”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夏日场景,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一句“倦凭木榻学僧定”,暗示了诗人对学习和修行的态度,似乎在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随着“静掩蓬门为客开”,诗人将自己和外界的联系拉回,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期待与欢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随后,诗人描写了兰花的香气和蝴蝶的飞舞,表达了自然界中偶然的美好,这里“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机,也传达了生活中那些小而美的瞬间。最后一句“眼前逸趣何曾少”,强调了在眼前的生活中,乐趣不曾缺乏,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闲适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烦恼中寻求宁静,在静谧中发现乐趣,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整体氛围,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顾此头颅百念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兰有幽香时一至”中的“兰”象征什么?
诗人在“静掩蓬门为客开”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但在意境上更为深远。而李经述的《夏日即事 其二》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享受,两者虽主题相近,但风格上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