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日即事 其二》

时间: 2025-04-30 18:30:05

诗句

顾此头颅百念灰,又看日影过庭槐。

倦凭木榻学僧定,静掩蓬门为客开。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

眼前逸趣何曾少,不待山中更剪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0:05

原文展示:

夏日即事 其二

顾此头颅百念灰,又看日影过庭槐。
倦凭木榻学僧定,静掩蓬门为客开。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
眼前逸趣何曾少,不待山中更剪莱。


白话文翻译:

看着自己的头颅,心中百念纷纷如灰烬;又看到阳光的影子穿过庭前的槐树。
懒倚在木榻上,像学僧一样安静,静静关上蓬门,等待客人的到来。
兰花的幽香偶尔飘来一次,蝴蝶没有约定,忽然成双飞来。
眼前的逸趣何曾少过,不必等到山中再去剪菜。


注释:

字词注释

  • 顾此:回头看。
  • 百念灰:心中百般思绪如同灰烬,形容心情烦乱。
  • 日影:阳光的影子。
  • 木榻:木制的长椅。
  • 学僧:学习的僧人,指一种清静的状态。
  • 蓬门:草屋的门,象征简朴的居所。
  • 兰有幽香:兰花的香气,形容淡雅。
  • 宿约:事先约定。
  • 逸趣:闲适的趣味。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兰”常象征高洁、清雅的品格,体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蝶无宿约”暗示着自然界的随机与自由,象征着生活中的意外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经述(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夏日的某个午后创作的,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体悟,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烦躁的释然。


诗歌鉴赏:

《夏日即事 其二》是一首描写夏日闲适生活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顾此头颅百念灰”引入,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烦躁与困惑,接着通过观察庭前的日影,逐渐转向外部自然的宁静。这里的“日影过庭槐”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夏日场景,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一句“倦凭木榻学僧定”,暗示了诗人对学习和修行的态度,似乎在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随着“静掩蓬门为客开”,诗人将自己和外界的联系拉回,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期待与欢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随后,诗人描写了兰花的香气和蝴蝶的飞舞,表达了自然界中偶然的美好,这里“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机,也传达了生活中那些小而美的瞬间。最后一句“眼前逸趣何曾少”,强调了在眼前的生活中,乐趣不曾缺乏,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闲适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顾此头颅百念灰:诗人回头看自己的头,脑中百般思绪纷纷而起,内心烦恼。
  2. 又看日影过庭槐:看到阳光的影子经过庭前的槐树,景色宁静。
  3. 倦凭木榻学僧定:懒倚在木榻上,像学僧一样安静,传达出一种追求静谧的心态。
  4. 静掩蓬门为客开:关上简单的草门,准备迎接客人,体现了对友谊的重视。
  5. 兰有幽香时一至:兰花的香气偶尔飘来,象征着生活中的意外之美。
  6. 蝶无宿约忽双来:蝴蝶没有约定,突然成双飞来,表现了自然界的随机性。
  7. 眼前逸趣何曾少:眼前的生活中乐趣从未缺少,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
  8. 不待山中更剪莱:不必等到山中去再去割菜,强调了当下生活的丰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绪比作灰烬,形象生动。
  • 拟人:将蝴蝶拟人化,表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烦恼中寻求宁静,在静谧中发现乐趣,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头颅:象征内心的烦恼。
  • 日影: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木榻: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兰花:象征高洁、优雅的品格。
  • 蝴蝶:象征自由、美好的瞬间。
  • 蓬门:象征简朴的居所。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整体氛围,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顾此头颅百念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 A. 安详
    • B. 烦躁
    • C. 兴奋
  2. “兰有幽香时一至”中的“兰”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高洁
    • C. 忍耐
  3. 诗人在“静掩蓬门为客开”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冷淡
    • B. 热情
    •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但在意境上更为深远。而李经述的《夏日即事 其二》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享受,两者虽主题相近,但风格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精选》
  2. 《李经述诗词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山望浙江 留别董三断 峡山飞来寺 崧台晚眺 五羊观 秣陵 青县同高大佑釲雨泊 送张士琦令永新 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辉煌金碧 包含射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摩顶放踵 包含芥的词语有哪些 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缔结 磼礲 疾味生疾 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次布 龜字旁的字 一长两短 牵丝扳藤 岐岐 卜字旁的字 龙胄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